贰臣吴三桂的血性野史趣闻
吴三桂因为降清反清被否定,列入《贰臣传》,恰恰因为他降清反清,才说他是个有血有肉的真汉子。
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崇祯帝生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多尔衮生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孝庄文皇后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以说吴三桂与崇祯帝、多尔衮、孝庄文皇后算上是同龄人。
总兵是明清高级武将,明朝为临时性的,清朝为常设性的,品级正二品,独当一面的镇守一个方向,如果说比现在的话,军衔相当于中将,职务略比集团军低又比师级高一些。吴三桂武将世家,父亲吴襄曾担任锦州总兵,娘舅祖大寿曾担任辽东前锋总兵,吴三桂本人在不到二十岁高中武举人,他自己也担任辽东总兵。
父子两代都在最前沿抵抗后金和清朝的,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降清,对于吴三桂来说,既是形势所逼,更是他国仇家恨之下有血有肉的真情流露和正确选择;
国仇
崇祯十六年(1643年),吴三桂独自悬在关外的宁远孤城防御清军,明朝的形势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第二年初,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进逼北京城,崇祯帝降诏天下勤王,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伯爵虽然是明朝最低的爵位,吴三桂依然是率军一路西进到达山海关,不料北京城被大顺军攻破,他所要效忠的明王朝灭亡了,崇祯帝在煤山自缢了,大顺取代了大明而成为吴三桂真正的敌人。
家恨
明朝灭亡,吴襄大顺军被活捉,李自成以吴襄为人质逼吴三桂投降,对于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来说是奇耻大辱;爱妾陈圆圆有被李自成部属刘宗敏掠夺。虽然说妾不如妻,只能算上一种“财产”,就算是财产,把他掠夺,吴三桂肯定不答应。
面对国仇家恨,吴三桂发誓也要灭掉李自成,然而凭借他一个总兵官,手下两三万人,根本无法与已经取得半壁江山的李自成抗衡。申包胥在秦国宫殿连哭七天七夜,求得秦哀公发兵,成功击败吴军恢复楚国的故事可歌可泣。吴三桂想到的也是借师助剿,他向清王朝的实际当家人睿亲王多尔衮求救,这个时候吴三桂把复国希望寄托在清朝(他为清朝指定了行军路线,也没有表示要剃发易服)。在此需要澄清的两个事实是:一 明朝灭亡前,皇太极就曾经五次跨过长城入侵中原,甚至抵达济南,一个山海关挡不住八旗精锐;二 吴三桂求援之前,清王朝就已经派兵向中原进发,清朝有很多高人;吴三桂求援只是让清朝确信了明朝已经灭亡的消息,即使调整进军路线决定兵锋直抵山海关。为什么?吴三桂一个总兵官,中将集团军长,他的远见卓识是根本不够与多尔衮和范文程相比的。多尔衮,受封睿亲王,摄政王,是清朝的实际当家人,他的位置比吴三桂高太多,他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比吴三桂大的太多了;范文程,能够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赏识的汉族知识分子,他的目光和谋略,远在吴三桂之上。面对已经到达山海关下的八旗兵,吴三桂只能是剃发易服称臣,更何况清朝也声称要为崇祯帝报仇雪恨,也没有辜负他本人,明朝给了他最低等的平西伯的爵位,清朝直接授予他最高等的平西王的爵位。
吴三桂与陈圆圆
从平西伯变为平西王,爵位从最低走到最高,足以清朝很重视吴三桂,吴三桂也报答知遇之恩,十几年时间从东北的山海关到达西南的云南和缅甸,生擒永历帝。顺治一朝,清与吴三桂相安无事,并且逐步由控制到放心使用,准许他在云南设置藩王府,兼管云贵军政事务,成为清朝西南屏障。而吴三桂的想法是希望做清朝的沐英,永世镇守云南,他忘了一个是从汉高祖以来两千年不变的规律——剪除异姓王。
随着清朝对全国统治的稳定和新君康熙帝的即位,吴三桂与清王朝矛盾逐渐激化。康熙元年,清廷收缴了平西大将军印信,明令裁撤平西王军队,剥夺吴三桂军权;康熙六年,清廷下令云贵两省督抚直接听命中央,剥夺吴三桂行政权;同时下令平西王府下逃跑的人,要归有司衙门处理(不在缉拿回平西王府),吴三桂司法权被剥夺。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年轻的康熙帝早就不再把吴三桂当成大功臣,而是把它列为三大病害之一。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的心思,怎么能瞒过一个历经刀锋剑雨的六十岁的老人眼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誓死反抗,好歹吴三桂还在世,还有一定能耐,索性反了!
年轻的康熙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都知道,吴三桂也是被逼上谋反之路。只可惜,岁月不饶人,属于他的年代已经过去,既然已经降清,何故再反。天下又不是康熙一个人的天下,云南也不是吴三桂一个人的云南,最终三藩之乱被清廷镇压,真真是英雄末路!
本文作者:伊洛河畔看春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