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大刀有多重野史趣闻

2018-09-09 16:30:27

吴三桂,字长伯,明朝时期辽东人,祖籍位于江南高邮,其父吴襄任职锦州总兵。明朝崇祯年间吴三桂手握重兵,任职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吴三桂其人在武术上极有天赋,崇祯皇帝初登基时,开科取士,吴三桂为当届武状元,后来秉承父业,任职都督指挥。

吴三桂一生驰骋沙场,于清军斗,与大顺军斗,最后又与清廷斗,从山海关一路厮杀到了云南昆明,直到生命终结这场战争仍未结束,不管吴三桂在政治决策上如何落败,但其在马背上功绩的确对得起平西王的称号,而随其征战多年的佩刀同样战功赫赫。

吴三桂在云南割据为王时期,重建凤鸣山金殿,为标榜其战绩,特意铸造一把“七星宝剑”悬挂于殿堂上,此剑于康熙十年铸造而成,剑身双面各镶有七颗铜星,其原型是真武帝君所执镇山宝剑,另立石碑刻字纪念,“慧剑高悬,常伏魔而治怪”。与此同时,吴三桂将随身携带的木柄大刀留在大殿内,以示威震四方,此刀跟随吴三桂征战多年,杀人无数,打得过满清鞑子,斗得了大顺叛军,自刀柄到刀身总长两米,重达12斤,刀刃锋利,刀背上镶有双龙,极其威风。

吴三桂在其晚年将佩刀供奉于殿堂之中,足可见其已沉浸于安逸之中,早已丢了武将时刻警醒的戒备心与血腥气,在三藩之乱中与清廷的抗战屡屡受挫也不难理解了。

云南吴三桂说了什么

吴三桂,我们都很熟悉,无论历史还是小说都会记载下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历史枭雄。而云南吴三桂大家又会了解多少?纵观吴三桂的一生,云南与吴三桂的联系不可谓不紧密。那么我们可以从这两点下手分析出云南吴三桂的历史形象。

首先,处于明末清初的历史时期,吴三桂的身份很复杂,原本作为明朝的辽东总兵,出兵勤王时故意延误,使崇祯皇帝兵败自缢。李自成多次下诏招降,使吴三桂有了一些归降之心,但是当传来自己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霸占后,冲冠一怒放开山海关,迎清军入关,成为清朝统一全国的重要功勋。降清后的吴三桂,领命攻打云南的最后一个南明政权——桂王永历政权,并被授以平西大将军印,最后吴三桂成功打下云南并在此坐镇。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界地带,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清王朝将吴三桂安置在这里自有其用意。防卫边疆南据缅甸只是目的之一,战火下的云南其实早已满目疮痍,当地土司势大民风彪悍,一直过着山高皇帝远的日子,对于降清很是抵触。云南吴三桂此时便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强大军事实力可以泰然镇压当地反抗势力,并且推行一些列生产措施,恢复当地经济,让百姓过好,自然会国家安稳。历史向来如此,功高震主者难有善终,当清廷实力足够时下令削藩,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叛,并于衡州称帝,国号大周。虽然最终以失败为结局,但云南吴三桂的传奇一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云南也是吴三桂荣誉的顶峰,衰败的开始。

历史人物吴三桂简介

吴三桂,乃明朝大将,武行出身,其父吴襄在大凌河之战大败获罪前任辽东总兵,初出茅庐的吴三桂跟随明朝名将袁崇焕镇守辽东一带,袁崇焕被人构陷倒台后,其余下明朝精锐部队关宁铁骑大部分由吴三桂接管,虽未及袁崇焕时期叱咤关内外的鼎盛,但也成为明朝末期最为牢靠的势力。

吴三桂一生历经风雨,在乱世之中摇摆于不同的政治立场,称不上民族英雄的美誉,也担不起历史罪人的恶名,反倒是一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戏码使其人物形象更具色彩与感情,吴三桂与陈圆圆之间的情缘自成一段佳话,为红颜而改变了几百年历史的主宰者,此番性情着实任性而为。

康熙十七年,三藩之乱已进入衰弱阶段,其余藩王势力接连投降,仅剩下吴三桂割据云南一隅之地,面对羽翼丰满的大清军队,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也早已不复当年雄威,大局已定,吴三桂已无力回天。此时的吴三桂也已年近六十七岁,面对着日益雄厚清老虎,积郁成疾。

没过几个月的光景,吴三桂在抑郁中抱病而终,其孙吴世璠继续带领云南驻兵抗衡清廷三年之久,最终全军覆没,三藩之乱正式结束。吴三桂其一生的影响力才算正式覆灭,但其在历史上的痕迹却被留存至今,仍为世人所谈论。

任务吴三桂在历史上的称号

汉奸抑或英雄,吴三桂这个名号在历史上名噪一时的事实不可否认。那么,吴三桂的一生究竟如何一步步迁升的呢?我们可以从吴三桂的称号中寻求答案。许多影视剧中,“平西王吴三桂”这个组合最常出现,那是基于那段特定历史故事,而吴三桂早期中武举,跟随父亲舅父出征战场,出任督军指挥……一步步称号的变化展现了他一生的辉煌。

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初,闯王李自成攻陷大同及真定,以凶猛之势逼近朝廷中央,崇祯皇帝只得将赌注全盘押在吴三桂身上,临危飞檄封其为平西伯。可短短时日,正率兵前往玉田的吴三桂便得知京城被攻陷以及崇祯帝自缢的噩耗。

明朝的轰然倒塌让平西伯吴三桂措手不及,面临李自成和多尔衮的两难抉择。他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衡量利弊,曾多次投降李自成的念想。最终却引清兵入关,缘由大致有两种说法,最出名也是最浪漫的一种是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与陈圆圆共同谱写了一段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佳话。另一种是吴三桂借刀杀人想通过清军之力击溃李自成。不管何种缘由,平西伯降清了。

其后吴三桂率兵大败李自成,清定北京后,同年四月,吴三桂的称号便是为世人熟知的平西王。康熙元年,吴三桂在镇守云南过程中大获全胜,被晋封为平西亲王,并成三藩之一。渐渐成为康熙帝的心腹大患,遂下令撤藩。自然而然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乱”,吴三桂的野心日益显现,自称周王,统领大军,实力可见一斑。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的称号已经是大周皇帝,虽然命数已尽,但在有生之年终是达到人生顶峰,做了五个月的皇帝。

本文作者:历史有点意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