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诸葛亮眼界甚高,为什么最终却选择辅助寄人篱下的刘备?野史趣闻
当年刘备在寄居荆州刘表的屋檐下时,得徐庶推荐,又得水镜先生司马徽指点,得知隆中有一大才,号称是“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中的卧龙诸葛亮。此时刘备刚刚与谋士徐庶分别,正寻思着从何处寻来一位辅助自己的谋臣,他得知诸葛亮的消息后,当即三顾茅庐,最终求得与诸葛亮见面的机会,二人在茅庐之中一番对话,让刘备十分兴奋。毕竟诸葛亮未出隆中就知天下三分,更是为刘备制定出了一条统一天下的路线,个人能力确实不俗。最终,诸葛亮受邀出山,为诸葛亮出谋划策,赤壁之战后逐渐三分天下,刘备也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功登基称帝,成就一番事业。

让人奇怪的是,此前诸葛亮可是一个眼界甚高的人,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要知道管仲与乐毅都是军政大才,乐毅在战国秦汉的诸位军神之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合纵连横,并说服赵、楚、韩和魏四国伐齐,管仲更是帮助齐桓公称霸,可见诸葛亮所图甚大。然而当时的刘备只不过是寄人篱下的落魄人,虽然有一定的势力,但此时在刘表的地盘上,暂时还没有称霸一方的能力。相比之下,北方的曹操惜才爱才,势力极大,在当时已经算是北方霸主,而在江东的孙权也颇有实力,很有可能实现诸葛亮所谋的宏图霸业,就是荆州牧刘表,实力也比此时的刘备强大得多。但即便如此,为什么诸葛亮最终还是选择了要辅助刘备呢?

可能有人会说,诸葛亮是被刘备的诚心打动的。但实际上,刘备以诚心感化诸葛亮,那不过是演义之中的渲染,实际上,诸葛亮会迎娶有着深厚背景的丑女黄月英,绝对不是一个心思单纯的热血青年,自然不会因为刘备真心诚意就被感化,脑子一热出山帮助刘备。说起来,当时诸葛亮选择刘备,主要是在此刻的局势下,刘备是他最佳的选择。

毕竟像诸葛亮这样十分有能力的谋臣,需要一个能够让他放开手脚去做,不需要特别顾及君臣关系的主公。此时的诸葛亮虽然在荆州搭上了蔡氏这个门阀士族,但刘表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无法让诸葛亮完成自己的宏图霸业,而曹操手下不仅谋士众多,而且疑心太重,绝对不会放权让诸葛亮大展身手,而江东孙权守成有余,却没有进攻的锐气,只能偏安一隅,格局太小。相比之下,此时虽然没有太多实力,但有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且颇有仁义之名的刘备就成了诸葛亮的最佳选择。毕竟此时只要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刘备必然会仰仗于诸葛亮,毕竟此时刘备身边就缺一个诸葛亮这样的顶级谋士。

但诸葛亮选择刘备,绝不仅仅只是能在刘备身边大展身手,还因为刘备起兵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的,而这个口号与诸葛亮的理念相符,因此诸葛亮不必为了自己的主公而改变自己的初衷。而且诸葛亮从刘备的性格之中看到了刘备成功的可能。
在刘备颠沛流离的前半生中,虽然他多次战败,却屡败屡战,从来没有失去争霸天下的心。而这对于一个要统一天下的诸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当年白马将军公孙瓒兵败之后丧失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最终日渐消沉,最终自焚而死;马超也曾是关中诸侯之一,被曹操击败后也没能东山再起,最终四处逃窜,先投张鲁,再投刘备,退出了逐鹿天下的舞台。相比而言,刘备坚忍不拔,始终没有放弃争霸天下的心,这才让诸葛亮最终下定决心,追随刘备。

笔者认为,无论诸葛亮看中了刘备的哪一点,最终他都出山辅助刘备,帮助刘备成就大业,成就了一段佳话,可以说,这是刘备知人善任,也是诸葛亮目光如炬的表现。
本文作者:甜姐说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