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爱·活动」重庆与世界嘉年华-渝北周活动野史趣闻
2018-09-09 09:00:26
端午节第一天,2018“重庆与世界嘉年华”迎来第一个主题周末,本周是渝北VS丹麦领事馆,剪爱有幸成为渝北非遗文化的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剪纸,30位留学生以及众多重庆本地人领略了渝北剪纸的魅力。
渝北剪纸起源于双凤桥一带,最初它的表现形式只是用于房梁上的雕花设计、妇女纳鞋垫、剪窗花的样本,真正让渝北剪纸散发光芒的是渝北剪纸传承人彭茂琳。
任何一种技艺传承,都会经历变化的历程,渝北剪纸亦是如此。渝北剪纸最初的制作方法是采用煤油灯熏制剪纸复制图案,然后用剪刀雕刻纹样图案,制作过程均为手工。随着时代的进步,彭荗琳在她的创作中融入了现代科技元素,如采用平面多层次三维表现手法等。这一专利技术打开了剪纸表现都市光影效果的一扇窗,为展现重庆都市之美提供了独特的表现形式。
活动一开始,彭茂林老师上台给现场观众讲诉了剪纸的含义和渝北剪纸的文化内涵,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讲完剪纸文化,大家都跃跃欲试,一些外国留学生都走上讲台来,拿起剪刀,折起红纸;在老师的指导下,兴高采烈地剪起来。虽然是第一次剪纸,但还是有模有样;能剪出对称的图案,看起来像花朵一样,还是非常厉害了。




咱们渝北的小朋友,也坐不住了,拿起剪刀,开始创作起来。



渝北剪纸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创新的助推下,正代表渝北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艺术殿堂。通过这次活动,剪爱向外国留学生还有众多的重庆本地人弘扬了剪纸文化,让大家体验了剪纸的魅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剪纸,学习剪纸。
本文作者:剪爱纸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