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始祖——孙武野史趣闻
2018-09-05 20:30:25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孙武所著的古代军事理论名著。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巨著。
孙武,一位千古奇才,从出生开始就承载着报效国国的期望,在朝中为官父亲孙书望着襁褓中的儿子,决定给儿子取名为“武”。武的字形由“止”“戈”两字组成,能止戈才是武。不负众望,随着孙武的长大,逐渐显现出对军事的爱好和特有的天赋。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善于思考,富有创见,而且特别尚武。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对于战争胜负有着十分科学的、整体的认识。他认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安危,因此必须慎重对待。他认为,进行战争要从政治、军事、经济、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各方面出发,立足于国家的全局,认真地分析战争的利弊。他认识到,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作后盾,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同时,战争给人民增加沉重的负担。基于这种认识,孙子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第一,兵贵胜,不贵久;第二,取粮于敌;第三,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在吴国期间,孙武的军事才华也得到充分展现。以三万大军破无咎率领的二十万楚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兵者,诡道也。孙武,在阴谋与背叛中炼就惊人才华,在烽烟四起的战场上纵横驰骋,在诡谲叵测的宫廷中艰难生存。
本文作者:历史家庭(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