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管仲、孙武、晏婴......原来都是这里人!野史趣闻
中华文明史的奇葩——齐文化
齐风泱泱,韶韵悠长。
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兴周,以首功受封于齐,定都临淄。
建国伊始,齐国实行因俗简礼、尊贤尚功,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使齐国迅速发展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以“变革”、“开放”、“包容”、“务实”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文化。
当时的齐国“东至海, 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首都临淄被誉为“东方名都”。《战国策·齐策》这样记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2015年习近平访问英国时赠送对方的中国“蹴鞠”就来自世界足球起源地临淄)
在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运动足球的起源——蹴鞠。
创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开办最早的官办大学——稷下学宫。
齐文化“以人为本”、“以法治国”、“大公无私”等治国理念与当今治国方略不谋而合。
时光荏苒,沧桑千年。
齐文化历史上,明君、贤臣灿若星河,良将、名家雄才辈出,共同创造了不朽的丰功伟业。
周师齐祖——姜太公。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他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兴周,建立齐国,定都营丘(今临淄),是齐文化的奠基人。
齐桓公拜管仲为丞相,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丞相
春秋首霸——齐桓公。春秋中期齐国国君。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采取“尊王攘夷”的策略,建立了春秋首霸的赫赫功业。
(临淄管仲纪念馆)
中华名相——管仲。春秋中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管仲执政四十年,通货积财,富国强兵,辅佐齐桓公完成了一匡天下的霸业。
晏子使楚
(晏婴墓位于临淄区齐都镇)
一代廉相——晏婴。齐景公时期齐国宰相,春秋晚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廉洁勤政、崇礼爱民、机智善辩,并力谏齐侯,身体力行,使齐国在列国中保持了大国的地位。
(孙子与孙子兵法)
兵家之圣——孙武。春秋晚期齐国军事家,因齐国内乱逃到吴国,被吴王任用为将,帮助吴国击破楚国,著有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一鸣惊人——齐威王。战国时期齐王,他重用人才,整顿吏治,广开言路,励行改革,使齐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围魏救赵——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在魏国遭受膑刑之苦,被救回齐国后,任为军师,在桂陵、马陵两败魏军。
火牛破燕——田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齐国陷于亡国边缘,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最后光复齐国。
此外,春秋齐桓公时期鲍叔牙,齐庄公时期杞梁妻孟姜,齐景公时期名将田穰苴;战国时期齐相邹忌、稷下先生淳于髡、鲁仲连,神医扁鹊、天文学家甘德;秦代的徐福、田横;西汉初期医学家淳于意;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唐贞观贤相房玄龄等,均是齐文化精神的体现者、传承者。
齐文化的创造性和智慧性举世闻名。留下了我国最早的行政百科全书《管子》、最早的短篇小说集《晏子春秋》、“人类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最早的手工业科技巨著《考工记》、世界最早的病历——《诊籍》、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等数十部彪炳史册的文明成果。
齐文化“尊贤尚功、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着诸多古今吻合之处,与鲁文化一起,共同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
《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图
临淄区将力争利用2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反映周代齐国历史文化都城类的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目前项目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已开始施工,投资规模将达到7000万元,将打造城墙保护展示区、冶铸遗址保护展示区等十多个展示保护点。目前,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
今者,必察之古;来者,定视之往。
流逝的,是岁月;永恒的,是精神。
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凝练千年的齐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风采!
本文作者:临淄电视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