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哪些有名的复姓人物,排名第一的你绝对想不到?野史趣闻

2018-09-05 20:00:27

一部三国大都是一些大姓的人物搅个天翻地覆,诸如刘(刘备、刘表、刘璋等)、关(关羽、关兴等)、张(张飞、张辽、张苞等)、袁(袁术、袁绍等)、陈(陈宫等)、陆(陆逊等)、曹(曹操、曹丕、曹植等)、孙(孙坚、孙权、孙策等)姓氏。不过在三国中仍不乏一些有名复姓姓氏的将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三国中到底有哪些复姓氏的著名人物。

太史氏,出自姬姓,或以官为姓。《三国志》吴书四有《太史慈传》。

太史慈(166-206)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

诸葛氏,乃伯夷的后裔葛伯的封国灭亡后,原居于琅琊郡诸县之葛氏有一支迁徙至阳都,因阳都已有葛姓,遂称后迁来的葛姓为诸葛氏。《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有《诸葛诞传》,蜀书五有《诸葛亮传》、亮子诸葛乔、诸葛瞻小传,吴书七有《诸葛瑾传》、瑾子诸葛融小传,吴书十九有《诸葛恪传》、恪子诸葛绰、诸葛竦、诸葛建传。

诸葛诞(?-258)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魏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造反,次年反叛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官至蜀汉丞相,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公孙氏,按《路史》载:“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公孙姓得姓始祖是轩辕黄帝。在《三国志》魏书八中有《公孙瓒传》、《公孙度传》,而《度传》下又有度子公孙康、康弟公孙恭、康子公孙晃、康子公孙渊的小传。

公孙瓒(?-199)字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献帝年间占据幽州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马义从:“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公孙度(150-204),字升济,辽东襄平(辽阳)人。东汉中平六年(189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此后一直割据辽东。初平时,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而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向南取山东半岛,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以辽东王自居。

夏侯氏,出自姒姓,以爵号为氏。周武王封夏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春秋时建立杞国。公元前445年楚国灭杞,杞简公的弟弟佗逃往鲁国,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他为夏侯氏,其后代子孙因以夏侯为氏,称夏侯氏。在《三国志》魏书九有《夏侯惇传》、子楙小传、《夏侯渊传》、《夏侯尚传》、尚子玄传。

夏侯惇(?-220),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的大将,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官至大将军,高安乡侯。谥号忠侯。

夏侯渊(?-219)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骑之一。

司马氏,源于官职,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以此为姓。《三国志》魏书十二有《司马芝传》、芝子岐传、《司马朗传》,魏书二十一有夏侯惠小传。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臣。曾以遵守礼义著名。

司马朗,司马懿长兄。

司马懿(179-251)即晋宣帝,字仲达,汉族,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平生最显著的功绩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死后谥号舞阳宣文侯,次子司马昭被封晋王后,追封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懿为宣皇帝。

令狐氏,是魏颗的后代,享用令狐的物产,并以封地为姓。《三国志》魏书十六有令狐邵小传,魏书二十八有令狐愚小传。

令狐邵,字孔叔,曾任魏国弘农太守。

令狐愚,字公治,原名浚。嘉平年间,与王凌一起密谋废除曹芳,共立楚王曹彪,事未行而病卒

邯郸氏,汉有邯郸义,见《通志·氏族三》。《三国志》魏书二十一有邯郸淳小传。

邯郸淳,三国魏书法家。字子淑,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官至给事中。工书,诸体皆能。袁昂《书评》称其书:“应规入矩,方圆乃成。”

仲长氏,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国公族的后代中有仲长姓,称仲长氏,世代相传。

仲长统(179—220年),字公理,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人。三国思想家。

高堂氏,复姓,来源不详。《三国志》魏书二十五有高堂隆小传。

高堂隆(?—237年),字升平,泰山平阳人(今山东新泰)。历程督邮等官。

毌丘氏,以地名为氏。春秋时卫国有地名毌丘(在今山东省曹县南),居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毌丘为氏,称毌丘姓,世代相传。《三国志》魏书二十八有《毋丘俭传》。

毋丘俭(?-255),字仲恭,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魏将。公元255年发动针对司马师的兵变,兵败被杀。

钟离氏,出自嬴姓,或以地名命姓。《三国志》吴书十五有《钟离牧传》。

濮阳氏,出自姬姓,或以地名命姓。《三国志》吴书十九有《濮阳兴传》。

濮阳兴,陈留外黄人,官至吴国丞相。因不尊孙休遗诏,改立孙皓为帝,导致夷灭三族。

本文作者:潮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