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三国英雄人物排行榜!野史趣闻

2018-09-05 19:30:46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魏、蜀汉、孙吴,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如诸葛司马郭嘉贾诩,猛似吕布关羽赵云典韦。而这些英雄的排行仍没有定数。本文归纳了三国英雄的战斗力大致排行。根据不同的分类进行排行。

一、魏国势力

魏国谋士

1、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2、荀 彧:(字文若),颍川大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3、郭 嘉:(字奉孝),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所成其名),可惜英年早逝,让曹操大为叹息。

4、贾 诩:(字文和),早年跟随张绣,后来成为曹操最信赖的谋士。

5、荀 攸(字公达),荀彧之侄,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6、程 昱(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最早跟随曹操谋士之一,为曹操所倚重。

6、徐 庶(字元直),荆州俊杰,曾效力于刘备麾下,后因其母被曹操俘虏,而被迫加入曹营。

魏国武将

  1. 典 韦(无字),曹操帐下的第一猛将,人称'古之恶来'。

  2. 张 辽(字文远),五子良将之一,早期跟随吕布,后转投曹操,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文武俱佳的武将,被称为曹五子良将之首。

  3. 许 褚(字仲康),功劳最大,裸衣斗马超是其亮点,被称为'虎痴'。

  4. 夏侯惇(字元让),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被人称为'盲夏侯',深受曹操信任,无人能及。

  5. 徐 晃(字公明),五子良将之一,樊城之战中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6. 张 郃(字儁乂(yi)),五子良将之一,早年跟随袁绍,是后期曹操帐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7. 夏侯渊(字妙才),曹氏家族的猛将,是曹操帐下主力军,武艺及带兵打仗出类拔萃。

  8. 曹 仁 (字子孝),曹氏家族的第一猛将。

  9. 曹洪 (字子廉),曹氏家族,最早跟随曹操将领之一,忠心耿耿,曾孤身舍命救曹操。

  10. 乐进(字文谦),五子良将之一,斩杀淳于琼。屯兵襄阳,击退关羽、苏飞等人。

  11. 李 典(字曼成),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有长者之风。

于 禁 (字文则),五子良将之一,后被关羽水淹三军,投降关羽,魏国早期重要将领。

二、蜀汉势力

蜀汉谋士

  1.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研究很深,更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诸葛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制作孔明灯。其不幸在七星续命时被打断,命陨五丈原。

  2.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政治稍逊孔明,谋略不下孔明,断案如神,献计连环,指掌西蜀,只因其妒忌诸葛亮,不听劝阻,命陨落凤坡。

  3. 法正 (字孝直),刘备最言听计从的人,关、张死后,若法正活着,则刘备不会吃陆逊的亏。

  4. 姜维(字伯约),有名的孝子,文武双全;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之称。

  5. 蒋琬(字公琰),蜀汉后方负责治理政事的实际最高负责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少时与表弟刘敏并称于世,诸葛亮北伐负责后方粮草,筹措能力不下西汉萧何。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有《蒋恭侯集》《丧服要记》各一卷。

  6. 费祎(字文伟),巴蜀俊杰,治政能力高超。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蜀汉四相。后为魏降将郭循行刺身死。

  7. 董允(字休昭),巴蜀名士,治政能力不下费祎。

  8. 马良 (字季常),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9. 孙乾 (字公佑),刘备早期谋士之一,口才是刘备手下中最好的。

  10. 糜竺(字子仲),三国时期蜀汉官吏,与孙乾、简雍同为蜀汉最高待遇的老臣子。

蜀汉武将

  1. 关 羽 (字云长),出身低微,因杀人逃跑而偶然结交刘备张飞。智勇双全,万军之中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果断出击曹仁,屯河聚水破襄阳,威震中华,吓得曹操有迁都之议。重情义,千里走单骑,但是性情高傲。'刮骨疗毒',后人称之称之'武圣'。若无孙吴短视后方出击,怎得后来蜀汉再无能力伐魏,而又孙吴苟安等死?惜周瑜不在,让一群短视书生谋天下。

  2. 张 飞(字翼德),出身地方豪强,按照血缘来看应是一名帅哥,雄壮威武,颇有胆识,长坂坡之战刘备败北逃亡,张飞率军在长坂坡迎战曹操为刘备逃亡争取时间。长板桥前,张飞孤身一人喝退曹兵百万,被称为'万人敌'。

  3. 赵 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长坂之战中一人斩杀曹兵1000余人,其中敌将斩杀50余人,独战张颌、徐晃,杀得二人心惊胆战落荒而走,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治军严谨,未曾败仗,常胜将军。

  4. 马 超(字孟起),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马腾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苏氏坞、与韩遂相攻击、破郭援等战役。曹操曾惧言:'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有诗评价:'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5. 黄 忠 (字汉升),有'百步穿杨'之弓法,能开二石之弓,箭术三国独一无二。黄忠与严颜、廖化共称为蜀汉三老将,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老当益壮,定军山一役斩夏侯渊。性情孤傲、重情。

  6. 魏 延(字文长),镇守汉中稳定中期蜀汉形势。魏延随诸葛亮出征北伐,进献'子午谷奇谋':让诸葛亮分拨自己一万军队出子午谷,夺取雍州长安和潼关,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后异道会于潼关,犹如韩信当年的故事。然而,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并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魏延认为诸葛亮过分谨慎,叹息悔恨自己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7. 陈 到 (字叔至),被雪藏的猛将,率700白耳兵力敌朱恒、朱然近万吴兵,勇猛不下赵云。后受为永安都督,警备孙吴。

  8. 马 岱 (字伯瞻),为诸葛亮器重,曾受命斩杀猛将魏延。

  9. 关 兴(字安国),蜀龙骧将军。关羽次子,少有英名,屡立战功,因病早逝。

  10. 姜 维(字伯约),姜维字伯约,号幼麒,天水冀(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人,蜀汉大将军,第四代执政大臣。诸葛亮北伐事业的继承者。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多次北伐,进一步削弱曹魏在雍州、凉州、及西域的统治及军力。

  11. 马 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因为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以至大意失街亭。就似当年关公走麦城。

三、吴国势力

  1. 鲁 肃 (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代表作:《榻上策》。

  2. 陆 逊 (字伯言),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

  3. 吕 蒙 (字子明),将关羽干掉的东吴名将,陈寿评论'有国士之量'。

  4. 张 昭 (字子布),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被孙策、孙权倚重。

  5. 诸葛谨(字子瑜),孔明的兄长,《世说新语》称其'吴得一虎'。

  6. 步 骘 (字子山),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及将领,官至吴国丞相,被封临湘侯,有二子步协、步阐。

  7. 贺 邵 (字兴伯),吴国后期的一名能正直进言的大才。

  8. 顾 雍 (字元叹),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是为吴国伯乐也,为孙权推荐很多大才。

吴国武将

  1. 周 瑜 (字公瑾),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夫'。

  2. 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于赤壁之战前病逝,死时才四十一岁。

  3. 甘 宁 (字兴霸),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他为人暴躁记仇,少有气力,好游侠,为人勇猛刚强,忠心耿耿,勇往直前。曾被孙权称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矣

  4. 周 泰 (字幼平),孙策平定江东时即成为东吴的将领,曾经多次保护孙权免受敌军的攻击。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

  5. 凌 统 (字公绩),凌操之子,原来与甘宁有杀父之仇,后与甘宁成为东吴的顶梁之柱。

  6. 徐 盛(字文向),相貌英俊,江南极少数文武全才之一

  7. 丁 奉 (字承渊),孙权所看重的青年将领之一,位至大司马

  8. 黄 盖 (字公覆),早期跟随孙坚老将,赤壁一战中火烧连环船的重要人物

  9. 朱 然 (字义封),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原姓施,朱治的养子。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最终在朱然死守之下退军,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10. 朱 治 (字君理),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为东吴武将朱然之嗣父。

  11. 程 普 (字德谋),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12. 韩 当(?-227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韩当因为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作者:诸葛非孔明(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