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什么后代都不得好死?野史趣闻

2018-09-05 14:00:37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是足智多谋,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不仅仅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个人修养诸葛亮同样值得称赞,不仅如此,诸葛亮还发明了许多东西,可惜这些东西都已经失传了。

诸葛亮一共有两个儿子,这俩个儿子都没有得到善终。诸葛亮收养了诸葛乔,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死时年仅25岁,具体怎么死的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36岁时就因为打仗而阵亡了。

诸葛亮亲侄诸葛恪的命运更惨,诸葛恪是东吴重臣诸葛瑾的长子。诸葛恪在年幼时就被别人称为神童,长大后的诸葛恪权倾朝野,在巅峰的时候甚至超过了父辈。

博学多识的诸葛恪在打了多次胜仗以后,对魏军便有了轻敌之心,想要发二十万大军伐魏,朝野上下都不以为然。朝廷上下大臣一致反对伐魏。

最终诸葛恪被设“鸿门宴”诛杀了。一度权倾朝野,功绩甚至超过父辈的诸葛恪为什么会被诛杀呢?他的死不仅仅是自己的事,而且还牵扯了后代人。

《三国志》认为诸葛恪是“骄且吝”,所以让自己的家族走向了毁灭。“骄且吝”简单说就是性格发生了大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更是容不得他人。

由于诸葛恪不能诚以待人、平等待人,除了家人,没有他信得过的人,哪怕是当初孙峻、滕胤与诸葛恪结盟的盟友,在利益冲突时也变成了敌人。

关于诸葛亮后人的记载并不多,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

本文作者:谈古论今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