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汉朝皇帝穷得叮当响,为养活后宫众爱妃,用一招顺利致富!野史趣闻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的专权达到高峰。汉桓帝死后,汉灵帝刘宏于公元168年继位。汉灵帝刘宏本人在史书记载其颇为聪明。但是史学家说这刘宏的聪明才智却没有用在刀刃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理清一个问题,就是东汉时期,皇帝不能随便动用国库的钱,而皇帝本人有皇室钱库。也就是说皇帝使用的钱和国库的钱是分开的,但是到汉灵帝刘宏继位的时候,皇室的钱库已经被上一任皇帝汉桓帝刘志挥霍一空。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汉灵帝刘宏不能动用国库的钱,那么自己的私人账户又没钱,但是他还要使用钱:这其中包括汉灵帝刘宏自己的享乐用度,还有最重要的是偌大一个后宫千百爱妃的吃喝开销更大。作为一个皇帝,如果连自己的一群爱妃都养活不起,这估计也会闹出笑话。所以汉灵帝刘宏为此很苦恼,这时就有人给汉灵帝出了一个主意。
出这个主意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宏的母亲董太后和后宫的太监们。作为一国的皇帝,刘宏大概从本意上也不愿意这样干,但是实在是穷得没办法,皇室钱库已经穷得底朝天了。这时候的刘宏可能已经顾不上国家了,他得先养活自己的小家。于是就开始贩卖官爵。
史载汉灵帝刘宏为了这场贩卖官爵的生意,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办公场所:西园。他生意是这样做的,一般的地方官爵公开标卖,明码标价,比如年薪二千石的官爵价格是2千万钱,再比如年薪四百石的官职价格是4百万钱。根据这个价码来看,官位的标价是官员年薪的一万倍。从生意的角度来看,汉灵帝刘宏这买卖那是暴利。除此之外,还有朝中的三公九卿,这些都是国家的核心领导层,这些官爵他也卖,不过这些不公开卖,而是通过太监和皇帝的奶妈进行买卖。这些官爵的价格当然更高,为汉灵帝刘宏的皇室钱库赚了巨额的进项。
如果汉灵帝不做皇帝,去做生意,应该也不错。因为他不但会要价,而且还很灵活。除了以上两种方式卖官之外,他还有第三种方式。比如你很想得到某个官职,但是你一时又凑不够那么多买官的钱,汉灵帝专门为此类人设立了一条绿色通道:赊账。钱不够不怕,你先交一部分定金或预付款,然后呢我就准了,让你去上任,然后你做了这个官后呢,分期或一次把剩下的尾款结清。这个政策对于汉灵帝刘宏倒是好,皇室的钱库有了源源不断的进项,让他和众爱妃们能在宫中过上神仙们的奢侈生活,但是却害苦了天下百姓。那些为了还买官钱的官员上任后,巧取豪夺,勒索百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引发了不断的农民起义,声势最浩大的就是史上非常著名的黄巾起义。所以说,汉灵帝刘宏很聪明,用一招倒是富了自己,却苦了国家。
本文作者:说历史的女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