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时刻——匈奴单于朝拜汉朝皇帝记!野史趣闻

2018-08-27 09:30:34

我们记录和怀念了那么多帝王将相,草莽刺客,那些对中国版图扩大,维护我中华国威的英雄们和闪闪发光的事迹,却一直默默无闻,似乎已经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泥沙里,已经很难在让那些享受他们丰厚的遗产的后代们记起!

 

图片来源网络

公元前52年,农历已巳年,西汉宣帝甘露2年,冬,12月,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震撼全国的事情!

  这件事情是:匈奴汗国的第十四任单于,呼韩邪单于栾提稽侯*(这个字字库中没有,请各位自己去史书当中看),率领大批人马来到边界要塞五原(内蒙包头西北),派使臣入关,向西汉王朝表示,愿意归附,愿意呈献国宝,并愿意在第二年的正月1日,前往首都长安,朝见中国皇帝刘询!

  当时,刘询很激动,召集有关部门,下令制定礼仪。当时的宰相和御史就建议:“古时候圣明君王的制度,首都占第一位,然后是封国。中国占第一位,然后才是外族。匈奴单于朝贺,地位应该和亲王一样平等,但座位却应该在亲王之下。”

  这时,太子太傅萧望之提出异议:“匈奴本不是我们的臣属,所以才称呼他为敌国。不应该用臣属的礼仪对待他,而应当做国家的贵宾,地位在亲王之上。外族愿意归附,低头称臣,而中国谦让,并不让他称臣。这会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享受谦虚的福气。古书上说:‘外族很难驯服。’形容他们反复无常。万一以后匈奴的后裔干出飞鸟远窜,老鼠潜伏的勾当,不肯在来朝见,也就不是我们的判臣贼子,不必非去征剿不可。这是万世长远策略。”

  刘询采纳意见,下诏:“匈奴单于,愿意面向北方,做为中国外藩,在正月初一,前来朝觐。我自问恩德不够,不敢当此隆重礼节。应以国宾之礼接待,是单于位与亲王之上,只称臣,不称名字。”

图片来源网络

遂西汉政府,派遣车骑都尉韩昌,前往迎接匈奴汉国单于。征发所经过七个郡;每个郡动员骑兵两千人,沿途警戒!

  公元前51年,农历庚午年,西汉宣帝甘露3年,春,正月,匈奴汗国呼韩邪单于抵达长安,朝见中国皇帝,受到特殊荣耀的礼遇,仅称藩臣,而不称名字!刘询赠送他汉式官冒官服,和黄金铸成的单于印信(绿色绣带),以及玉石装饰的宝剑、佩刀;弓一张,箭四十八支、钱二十万、汉式衣服七十七套;其他锦绣、绸缎、布帛等八千匹,绵絮六千斤。朝会典礼之后,西汉使节引导呼韩邪先到长平观,刘询从甘泉宫出发,住宿池阳宫(陕西泾阳西北),登长平阪(在池阳宫附近,长平观在其),与单于会议,使人传旨意,命不要下拜。此乃是空前未有的盛典,匈奴随行的官员(当户),以及其他外国君王、使节、部落酋长,和中国的亲王、喉爵,共数万人之多,全都在渭河大桥夹道欢迎。刘询走上渭河大桥的时候,众人高声欢呼“万岁”,然后请单于移住长安宾馆。

图片来源网络

刘询在建章宫国宴单于,后请他参观中国珍藏的宝物!

  2月,送单于归国。单于提出请求:准许他的部族移居瀚海以南的光禄(光禄塞,西汉在内蒙包头西北的防御工事)北方,当情况紧张的时候,准许他们撤退到受降城(公孙敖修建,五原郡外),寻求保护。西汉承诺,遂派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率骑兵1万6千人,又征调沿边个郡步骑兵千余人,护送单于,出*方郡(内蒙杭锦旗北)鸡鹿塞(黄河北,约内蒙五原县)。董忠大军进驻匈奴王庭协助防御,镇压叛乱,又赠边郡之贮藏粮秣,前后共3万4千斛,救济部众饥荒。

  从此,自乌孙王国(新疆伊宁)知道安息王国(伊朗),凡是跟匈奴汗国接壤的,都敬畏匈奴。自匈奴单于朝见中国皇帝,大家转而敬畏中国!

  刘询对匈奴和四方少数民族的归降,十分满意,因而想到他即位以来的所有只要大臣的贡献,为表示尊敬,就在未央宫麒麟阁上,悬挂他们的肖像,注明官爵,其中霍光只注官名,称霍先生;其次是张世安、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共十一人。

本文作者:相思藤(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