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说历史 第3期:以少胜多“淝水之战”中的典故(上)野史趣闻

2018-09-05 14:00:34

东晋第一潇洒哥谢安所处的年代天下呈南北对峙,南方以东晋为主,北方以前秦为尊。

而前秦当时的皇帝正是苻健,而苻健也算是一代枭雄,他在任期间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一步步推动前秦的发展。而且最终横扫众一,统一了北方。 其手下有一批文成武将,其中由王猛的影响最大,王猛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后世曾有人拿他和谢安相比,说关中良将为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通过这个评价足以说明这个王猛的才能非常突出。苻健有此良将,可谓是如虎添翼,一心想扫灭东晋一统天下。

为了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苻健曾多次派兵攻伐东晋,而东晋为了应对前秦的征战,时任宰相的谢安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最终在“肥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反败为胜。作为中国古代最为经典的战役之一,“肥水之战”的精彩程度可以说是精彩纷呈,跌宕起伏,期间也衍生出了许多的典故,至今还时常被人提起。

1.投鞭断流

太元八年,前秦皇帝苻健御驾亲征,帅军三十万,联合其他民族筹建三十万同盟军,另有民兵数十万,百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攻晋,军事实力上悬殊异常之大,苻健也确实有自傲的本钱,无外乎他在来到了长江天险时,还能够信誓旦旦的说,我兵多将广、人多势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大致意思是我这么多的军队,把每个兵的马鞭子都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 可是信心满满的苻健可万万没想到,他的百万雄师在一开始的揭幕战中就吃了点小亏。这场揭幕战发生在公元383年11月,前秦部将梁琛帅军五万进攻洛建,一是为了封锁淮河交通,二是为了阻断驻守在峡池的东晋部将胡斌的退路。谢玄知晓此事之后派刘牢之帅军前去阻截。

刘牢之没有硬碰硬,而是分兵绕道前秦军的阵后断其去路,同时他挑选了五千名精兵,亲自率领夜渡洛建,奇袭前秦,这五千名北府兵乃精锐中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 用现在的话说那绝对是尖刀部队,干的都是一击致命的活。刘牢之率领此王牌军发动了突然袭击,毫无准备的前秦军当时就被打蒙了。

这么一群凶神恶煞的北府兵哪来的?前秦军大半的将士估计怎么回事都没明白过来,都已经身首异处了。如此打了下来,前秦军溃不成军战死将士高达一万五千米左右。连主将梁琛和他的弟弟梁云都战死沙场,此战之后北府战名大胜,东晋军士气大振。而前秦军吃了个闷亏,军心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作者:缘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