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殉国日:张自忠到底是怎样牺牲的?野史趣闻

2018-11-26 17:30:35

左图:张自忠鲜血浸染的血石。右图:张自忠。

张自忠将军是举世敬仰的抗日民族英雄。但对于他的牺牲,诸多资料说法不一,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为身受重伤后为了不让日军俘获而举枪自杀;一为将军最后一跃而起冲向敌人,被日寇用刺刀刺死。那么,张自忠牺牲的真实经过和细节到底是怎样的?资深研究专家向安友、将军卫士谷瑞雪之子谷恒安,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和澄清。

“挥佩剑自决说”站不住脚

谷恒安,61岁,河南省宜阳县锦屏镇中心校教师。据其介绍,他的父亲谷瑞雪(1917年—1993年),当年是张自忠将军身边的卫士之一,是将军牺牲时唯一在场并突围出来的人。

1986年,谷瑞雪在《缅怀张自忠将军》等文中,把张自忠将军牺牲的情况交代得明明白白:将军先是1940年5月16日上午左臂受伤,下午又身受数创,继之胸部中弹,呼吸困难,最后头部(左前额)中弹,大出血而牺牲。这时山下日军已冲至眼前,山上日军也已合围,谷瑞雪居高临下,突围而出。

1939年,张自忠赴渝述职时,出席冯玉祥副委员长的欢迎会。

关于上述对张自忠将军牺牲时的两种典型说法,谷恒安认为,它们都与历史事实在细节上不符。

先说“自杀”一说。张自忠将军牺牲后,在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及参谋长李文田给冯玉祥先生的皓电中,在第五战区军情处对最高军事委员会的有关汇报中,皆引用了这样一段话:“……先总司令遗体,经黄师长维纲亲自率队分途搜寻,将敌击散,业已觅得,运回总部,正装殓中。据先总司令卫士谷瑞雪受伤回部称:当敌人大部向我包围,总司令即登山督战,铣午左臂受伤,我劝回部绑扎,坚不肯回,神色自若,仍大呼向前冲杀。未间胸部又受重伤,即拔佩剑自决,为随从副官朱增源所夺,随即倒地,微声曰:‘你们快走,我自己有办法。’又曰:‘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平安,大家要杀敌报仇。’遂瞑目殉国……”这段话冯玉祥先生在他的《痛悼张自忠将军》一文中也曾引用。

1939年鄂西大捷后,三十三集团军司令张自忠接受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赠送的锦旗。

这段话里虽然说是“拔佩剑自决,为朱增源所夺”,但后人或添枝加叶,或以讹传讹,或文学加工,发展成为“自杀说”。谷恒安说,其实,他的父亲健在时曾不止一次明确地表示:“我并没有说过‘拔佩剑自决,为随从副官朱增源所夺’这句话。我因在突围时负伤三处,被我方用担架抬回骑九师师部,向张德顺师长汇报了张将军牺牲的情况后,就被送到了军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其间,冯治安及李文田二位将军曾多次到医院看望。这句话显然是被添加进去的,况且朱增源、马祖龙等是负责总司令生活的,属于非战斗人员,并不在战场,哪有‘自决’、‘夺剑’之话。”

然而,有关人士为什么会添加这一情节呢?谷瑞雪的分析是,因张自忠将军的佩剑为当时的蒋委员长所赐,此说大概是为表示张自忠将军忠于领袖。其实张将军身为总司令,每战必身先士卒,直至壮烈牺牲,本身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领袖的至忠至诚,何必画蛇添足呢?

“与日敌拼刺刀被杀”不足为信

再说“与日敌拼刺刀被杀说”。此说除了无根据的推测外,据说还有来自日方提供的战地史料。

关于张自忠牺牲时的情景,《日本陆军兵变史》这样记载:“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当冲到距其不到三米远时,藤冈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目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君射出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警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地轰然倒地。”

谷瑞雪生前认为,此说颇为荒诞。张自忠将军胸部中弹时呼吸、说话已很困难,是摆手让他的卫士(即谷瑞雪)赶快离开的,怎么还会再猛然站起呢?这只不过是日本兵向上司邀功请赏的谎言罢了。

对张自忠将军素有研究的湖北省宜城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向安友也认为,日方如此说法虽然描述很详细,却不足为信。但应该可以肯定的是,张自忠将军牺牲时身负七处重伤,其中,一颗致命的子弹是从张将军的左额部射入的。张将军牺牲后,日军指挥官给他弄了一口柏木大棺材,并用酒精擦洗他的全身,入殓埋葬。日军还在墓前竖起一块木牌,上写“支那将军张自忠之墓”。后我军将士找到了张将军的遗体埋葬处,并开棺将遗体运抵湖北荆门县快活铺,穿上上将礼服,装入楠木棺材,经宜昌转至重庆安葬。向安友说,我将士察看张将军遗体伤势时,发现他全身共伤七处,其中左颅脑塌陷变形。

关于张将军牺牲的细节,因种种原因已难以完全、清晰地予以还原,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是为忠心保卫国家而死的,有了这一点就足够了。

本文作者:中国聊城视窗(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