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令虢太子死而复生,但他说自己医术只排第三,那么谁排第一?野史趣闻

2018-11-23 16:30:57

作者:龚令民

扁鹊医术很高,这是常识;扁鹊他二哥比扁鹊医术还高,这是小道消息;扁鹊他大哥比扁鹊和他二哥医术都高这就近乎天方夜谭了。

关于扁鹊,最著名的文章是韩非子的《喻老》,最著名的事是数见蔡桓公。

书上说,扁鹊三见蔡桓公,三次均言有疾,第四次再见时,未及谋面,就远远地躲了。蔡桓公很奇怪,我又不是老虎,有这么可怕吗?于是派人问扁鹊。扁鹊说,我前三次见桓公言其有病,因为那病可以治,但这次,病已入膏肓了,再见他,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说这话没几天,蔡桓公就死了。又因为这事后来上了教科书所以流布很广。很多人也于是从故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扁鹊是神医。其实单从这个故事看并不好下此结论,因为他顶多只能说明扁鹊病看得准,而说明不了其他。

因为病看得准跟医术高这是两码事,虽然病看得准是医术高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幸好在另一本书里,我们还可以领教到扁鹊那神奇的医术。

《史记》说,在看病看死蔡桓公之前,扁鹊还曾治好过两个人:一个是昏迷不醒的赵简子,一个是暴蹶而死且已开始准备后事的虢太子。前一次诊治,扁鹊有经验,他自己就说,这病以前秦穆公也得过,所以轻车熟路,没啥说的。

倒是后一次诊治颇值得一提。看病之前扁鹊未曾见过虢太子,他只是见满城带孝,八卦地问了一下原因,接着又八卦地问了一下死因,然后太子身边的近侍也就八卦地回答了他。扁鹊一听,说,你不要哭了,你们太子有救了,我能让他起死回生。

近侍说,你就别在这里忽悠了,我倒是听说古时候有人有这种神奇的本领,但早就不传了,难不成你会!?你走吧,你看我这都哭得稀里哗啦的,你就别把我当三岁小孩子哄了,OK!?见有人怀疑他的医术,扁鹊有点激动,他说,你若不信,你现在就可以去看看太子是不是耳鸣鼻张,小腿至裆部尚有余温。近侍一听,这小子真他妈神了,说得居然跟自己掌握的一模一样,于是马上给皇上作了汇报。

皇上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让扁鹊试试看。扁鹊呢,气定神闲,成竹在胸,与徒弟两人啪啪啪三下五除二把太子医活了不算,两碗汤药一灌,太子就又像大白兔一样活蹦乱跳了。起死回生,够神奇了吧!放在当今这X光、B超、离子、纳米、红外时代也足以领先全球,傲视寰宇。可偏偏有一次,在魏文王面前扁鹊露怯了。

那一次是魏文王问扁鹊。魏文王说,我听说你们家有三兄弟,而且都精于医术,但是你们仨到底谁更厉害呢?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以为扁鹊在谦虚,于是又问,那为啥反倒你最出名呢?

扁鹊说,我大哥治病,防患于未然,在一般人尚未察觉的情况下,他就能把病给化解了,所以经他之手的人从不会出现什么大病,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医术只有我们家人自己知道。

我二哥治病,在病稍有征兆的时候,他就能及时察觉并用汤药疗治,不让病情恶化,所以他的医术也就我们村里几个人晓得。而我,专治疑难杂症,病情越严重病症越古怪我的治法就越奇特,再加上我也治好了那么几个人,所以我在全国各地都有点名气。(《鹖冠子》)

扁鹊果不愧名医,医术高,见识亦高,他简单的三言两语就给我们这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升斗小民上了生动的一课。古语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能在大风起时扼住命运喉咙的当然都是人才,但是在青萍之末就能抑制住大风,不让他起的,难道不也是人才吗?譬如,那个孤独的梵高,再譬如,那个变形的卡夫卡。

生而为凡人,我们太容易被事物表面的光怪陆离所迷惑了,如果我们的时代能既有扁鹊,更有扁鹊他二哥和他大哥,你说是不是会比现在更好一点?当然,作为升斗小民,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我们至少可以营造一个环境,而不让梵高和卡夫卡们在现世饱经沧桑,然后在来世我们又突然回光返照一样绵绵不绝地追忆和怀念。

(本人郑重声明,本号所有文章均系本人原创,所选图片皆出自网络,在此致谢)

本文作者:马桶上的历史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