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为何不学蒙古征伐亚欧大陆?困守中国直待衰落野史趣闻
满清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之后,为何不学习历史上的蒙古,向西征伐亚欧大陆呢?这与满清的军事实力有关,也与满清的法统思想有关,实际上,满清没有能力征伐欧亚大陆,只能困守中国直待衰落。
蒙古在鼎盛时期横扫欧亚大陆,包括中东等各地均被蒙古征服,建立了一个空前广阔的大帝国,甚至忽必烈还试图征伐日本,只不过忽必烈老年之后,已经丧失了对征伐的渴望,元朝于是转为守势,直至帝国最后衰败没落。
清朝时期,皇太极击败蒙古林丹汗之后,对蒙古采取和亲的政策,蒙古也编制八旗,成为满清的附属,并在中国北方承担了防御疆土的责任,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满清宣统退位,甚至在民国时期还专门派兵收回外蒙古,最后在苏联的强烈要求下,中国允许外蒙古独立出去,作为中苏之间的重要缓冲地带。

皇太极像
满清趁吴三桂投降之机,大举进入关内,向西先后剿灭李自成和张献忠,向南则击溃南明,最终吞并中国,加之西藏和外蒙,疆域版图空前强大,是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之一,但仍与蒙古帝国的版图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满清不想西征呢?这与新疆地区的叛乱有关,也与准格尔部的侵犯有关,综合满清一朝,西北屡叛屡战,甚至在雍正时期还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些都对满清认识中亚和欧洲有很大的影响,满清区区百万之众,西征无异于肉包子打狗,很可能最后也落得蒙古四大汗国的地步,消弭在茫茫欧亚大陆上。

参考图
何况,满清的人口并没有蒙古鼎盛时期那么多,所以历代清帝都不敢有西征欧亚的想法,能够守住中国大陆就很好了,甚至连忽必烈征伐日本的念头也不敢想,完全困守中国,当然还是征服了西藏和新疆,这已经十分难得了。
乾隆帝时期,英国等国家派使臣来到中国朝觐,乾隆夜郎自大,没有西征的气概,却对异国十分轻视,这是典型的乾隆风格,狭私之外还夹有深刻的偏见,最终错过了中国追赶工业文明的大好机遇,落得满清最后退位衰亡。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清朝有火器营的编制,但是却对广大汉族人民保密,更不扩大火器的使用,将汉族人民视为洪水猛兽,因为一旦在全国都建立火器营,那么火器制造修理等必然扩散至民间,最终可能促成汉族掌握了火器装备,更早地起义反清,满清也就衰亡的更早。

参考图
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为了固守少数民族的权力法统,为了更有效地预防人民掌握新技术新装备,就完全以夜郎自大的思想实施愚民政策,禁止民间获得火器,也就基本扼杀了火器在中国的传播。
满清时期就与俄罗斯交过手,深知俄罗斯的军事装备,要远远胜于清军八旗和火器营,但是满清皇帝却始终在推广使用火器上采取扼杀态度,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汉族掌握火器装备,那么驱赶鞑虏很可能要比孙中山早很多年。
所以,满清一朝是自私封闭的时代,是不断衰败落后的时代,最终这些恶果都让中国人民承担了,研究历史不得不对满清进行深刻地批判,这是一个正面意义很有限的朝代,更不用说那些什么康乾盛世了,最后是以整个中国的权益为代价的。
本文作者:泛史寘(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