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话饮食野史趣闻
原创: 张晓燕

连云港市妇保院张晓燕主任医师
“多事之秋”话饮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种类齐全,但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雨水渐少并昼热夜凉,更易伤风感冒和旧疾复发,因此,在秋天就更加需要注意饮食,以健康地度过多“事”的秋天。

因季施膳,合理饮食
秋季肺金当令之时,而过了“秋分”之后,秋燥便是主打气候,因此秋日膳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要略,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电平衡;多吃蔬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主、副食及荤、素食的搭配;注意鱼类、肉类、蛋类及豆类和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的合理调配和交换,少吃油腻厚味、烧烤、辛辣刺激食品等,以防加重秋躁症状。

适时适度的营养补充
人们经过夏天持续的炎热,体内耗损较大而可能又因驻夏而胃口不好进食较少,天气转凉时的爽是会让胃口大有好转,适时适量进补可为越冬做好准备。进补的原则是选择的食物既要易于消化吸收又要兼顾营养滋补,这样既可以维持体内平衡又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可酌情食用芝麻、莲子、百合、山药、藕、核桃、花生、糯米、葡萄、乳品、雪梨、柑橘、银耳、甘蔗等益气滋阴、润肺之食物。年老胃弱者,可选择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糯米粥、小米粥、黑芝麻粥、莲子粥等。

规律饮食并饮食有节
秋季凉爽,一般情况下人的食欲往往会大增,进食过多易使人发胖;还易加重胃肠负担,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因此秋季饮食更要注意定量。老人孩子因消化能力弱,更应注意定时定量进食或少量多餐饮食。

严防“病从口入”
秋季的温湿度,很适宜病菌繁殖和食物易腐败变质,应注意食品的卫生,严防“病人口入”。尽量少食生冷食品,瓜果蔬菜应注意清洁卫生并洗净食用,海鲜类食物一般都属于寒凉阴性类食品,在食用时配与姜、醋等佐料一起食用,并请注意适量摄入,不要一下子摄入过多并需注意腹部保暖,养成科学合理的进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以防腹部受凉后引发消化不良或胃肠道疾患、发生腹泻等。

责任编辑
周烨

张晓燕 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能熟练应用传统医学理论,综合分析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并结合不同人群的营养与膳食特点,为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处方。
擅长:孕前营养优生干预、孕产期优生优育营养指导、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病、便秘等营养指导和治疗。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本文作者:晓燕话营养(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