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中,袁绍为何占据兵力优势,为何会输给曹操?野史趣闻
曹操本人是东汉末年的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莫敢不从。说实话,还真有人不服,河北冀州的袁绍本是三公世家,先天优势比较好,在当时名声很大,就连刘备都曾归于他的麾下。
汉朝大将军何进,胸怀大志,想除掉宫中的十常侍,可惜脑子不太好,没听曹操建议,被十常侍埋伏宫中枭首。袁绍本在他的麾下,一听他被这群太监砍了脑袋,当时就炸窝了。率领众军士攻进皇宫,来了个斩尽杀绝,恰好董卓听令带兵来到京城,顺手把小皇帝给控制了,一杯毒酒让何太后归了西天。袁绍当时的兵力并没有董卓的强,加上董卓刚刚宰了丁原,袁绍不敢多做停留,撂下几句狠话回到老家发展去了。

咱们说曹操啊,一路苦逼到承包汉献帝这块鱼塘,慢慢的风生水起了,没想到袁绍不乐意了,看着曹操这一路生发,他动心了。曹操当时刚刚起步,根基薄弱,可他袁本初已经羽翼丰满了。于是这两伙势力就在官渡这个地方火并了一场。
在官渡之战爆发前,袁绍的幕僚中一个叫田丰的苦劝:“主公当下应该休养生息,待到强大时候再与曹贼一决高下。”这话一出,把袁绍能给气半死,曹操这才挟持皇帝多长时间,都能和自己叫板了,再等个几年,估计就能暴打自己了。

袁本初这个人啊,就是脑子不太好使,目标是定的老大的,可是老犹豫不决,一条路上来来回回的不敢走到底,对待人也是这般。大战将起,还在犹豫着该不该打,手下谋士许攸提出建议,要断曹操的粮草,可是他就犹豫不断,没给采纳。许攸是一再的忍耐忍耐,没给忍住,转身就投奔曹操去了。

曹操这人脑袋贼精的很,听到许攸前来投奔,光着脚就去迎接,把这许攸给感动的快哭了。(哎呀妈呀,这一跳槽咋就能有这待遇呢?)跟着曹操是一顿的掏心掏肺,把老袁家卖的是干干净净。
这仗还怎么打,一个开挂了,一个没开;一战就把袁绍给打到解放前了。(中间的兵力相差五倍多,硬生生的被曹操给翻盘了)还是开挂牛逼啊!没毛病。
那这里有三个问题:田丰的建议是对的吗?许攸为什么要叛变?袁绍为啥不听许攸建议呢?

首先,田丰的建议不能是说对的,也不能说错的。因为按照当时的实力对比,袁绍都能取胜。再是许攸叛变的正确,应为袁绍这个人没有皇帝的命,倒是有着皇帝性格,谁都能错,就自己不行,许攸不叛变,估计就和田丰的结局一般;最后一个问题,这得去问袁绍自己,谁特么想不到他脑袋里装的是啥?
本文作者:历史小金库(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