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史 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野史趣闻

2018-11-09 19:30:58

1894年 甲午年 这场由日本蓄意挑起的战争持续的时间不短,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战役开始,一直到第二年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才算结束。

整个战役都是按照日本1887就已经早已经制定好的《清国征讨策略》进行的。日本在以后几十年的侵华战争中也是一直遵照这'策略'进行的。可见日本亡我中华之心不会死,不管现在还是将来。

日本这次的侵略战争海上和陆地同时进行的,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94年的7月25日开始到9月17日结束。包括丰岛海战,朝鲜陆战和黄海海战。第二个阶段是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包括鸭绿江江防战役和金旅之战。主要战场在辽东半岛。 第三个阶段是从1895年的1月20日到2月17日。主要战役是威海卫战役。

第一阶段是在朝鲜丰岛海域偷袭我军舰开始,具体过在海上的丰岛战役上上期已经写了,这里就不在赘诉了。陆地上主要是平壤之战,由于清军总指挥叶志超无能和贪生怕死,致使日本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占领了朝鲜全境,清军只能退守鸭绿江。

再看著名的黄海海战。是在平壤失守的第三天,也就是1894年的9月17日。当时参加海战的北洋水师主军舰有12艘,辅舰6艘。日本参加的有12艘。从数据对比看,不论是从火力,吨位,航速还是兵力上,北洋水师都处在劣势。

这场大海战,从中午12点50分一直达到下午17点40分结束。具体详情,战争过程很多影视剧和史料都有大量的记载,网上很容易能搜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结果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师损失5艘舰艇,死伤官兵上千人。日本联合舰队5艘重伤,死伤官兵600多人。其实这次北洋水师虽然损失较大,但并没有完全失败。只可惜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再也不让军舰出海了,只待在威海卫港口内,最终都成了日本的活靶子。

第二阶段鸭绿江江防战和金旅之战,都是陆地上的战争。在鸭绿江防守的清军2万8千人,日军3万人,实力并不差多少。但是是日军刚刚占领了平壤,士气高昂,战斗力旺盛。再看看清军主帅宋庆的无能,加上士气低落,各军不服调动。虽然虎山守将马金叙,聂士成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阵地。虎山失陷致使整个军心涣散的鸭绿江防全线崩溃,清军弃城逃跑。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九连城和丹东。从10月24日开始到26日,日军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突破了鸭绿江防线。

金旅之战是整个甲午战争最关键的一战。日军在10月24日攻打鸭绿江的同时,又一支2万5千对人的军队对旅顺和大连发起攻击。这只日军是在旅顺的后路花园口登录的。你猜怎么着,这大清国居然在花园口没有设防。日军在这里进行了历时12天的登录,除了当地老百姓自发的抗日外,日军没有受到任何打击。可以说日军是大摇大摆的登上了中国领土。

登录后的日军在11月6日击溃了清军占领了金州,大连守将赵怀业弃城逃跑。日军在11月7日有是不费一枪一单占领了大连湾。日军在大连修整十天后11月18日开始从背后进攻旅顺。结果大家又能猜到了,只有徐邦道的拱卫军顽强抗击了一阵,其余的将领,统帅都恨少长了两条腿,早跑的无影无踪了。到21日日军对旅顺口发起了总攻。虽然有几个爱国将领做了殊死抵抗,看也是势单力薄啊。只用了一天11月22日日军就占领了旅顺口。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口就这样被日军轻易夺走了。

日军的暴行数不胜数数,占领旅顺口后用4天3也来杀中国人。前后2万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被日军杀害。

第三阶段就是威海卫战役了。1895年1月30日日军发动了攻打威海卫的战役。到2月3日,威海卫城就被日军占领了。只有威海卫港内的26艘北洋水师军舰还在抵抗。丁汝昌坐镇刘公岛这座孤岛和将士们一到做着最后的抗击。到10日 定远舰弹药打光,管带刘步蟾自杀。11日丁汝昌,杨用霖拒不投降,相继自杀。14日牛昶昞与伊东佑亨签订《威海降约》,17日日军登上刘公岛。至此李鸿章经营三十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此后日军又攻占了辽东半岛不少地方。最后在俄 英 美 等外部势力的干涉下,日本自己也感觉无力再进攻的情况下,强迫清政府在4月17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这就是日本这次对华侵略的主要过程和结果。日本在这次侵略中得到的白银就有2.3亿两之多。其他军资物质折合也有1亿两白银,这是直接受益。日本在当时一年的GDP才8千万两白银。得了这么大好处的日本会停下侵略的脚步吗。

本文作者:愚者无忧(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