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系列十七野史趣闻

2018-11-09 11:32:07

延寿禅师思想的优胜与偏差

璞石

永明延寿禅师系吴越地区法眼宗德韶禅师之弟子。延寿(以下称大师)以禅宗立命,属法眼血脉。但其弘扬范围非常广,内容亦较杂乱。如禅教合一,禅诵无碍,禅净并修,禅戒均重,内省与外求兼行等。并每日以108件行持为其日课,涉佛教所有修持项目,如此相对而言反而偏轻了坐禅这项重要修持内容。

大师作《宗镜录》,著作完成后请贤首(华严)、慈恩(法相)、天台三大宗负责人共同讨论,由大师以“心宗”为准绳审核编辑之。此书所引资料约三百种,经和语录各一百二十部,论著六十部,此著有史料价值。(地方长官钱俶为论作序说:“域中之教者三”,“正君臣,亲父子,厚人伦,儒,吾之师也;”而道“君得之则建善不拔,人得之则延贶无穷,”乃“儒之师也”;至于“佛”,“时习不忘,日修以得,一登果地,永达真常”,则“道之宗也。”)

大师以法相家证成万法唯识,用华严家明万行的必要,用天台家检约身心,去恶从善,无疑主观上想把一切经教全部纳入禅宗领域。大师并引用宗密的学说分教为三,指出“相宗多说是,空宗多说非,性宗唯论直指。”并强调尊“佛语心为宗”为准则,表示自己“宗”的是达摩(其实与不立文字相差天壤之别),“教”是《华严》。

大师著《警世》一文,论述三界唯心,确立了“一心”的观念,突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并明确引净土宗与禅宗冥合,并广行诸度,“万事齐兴”。为此,须依理事,理事无阂,其道在中。大师将其归结为心境圆融,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在八识中,前五识及第八识,皆是现量所得,无心外法;以第六意识比量计度而成外境。这样,识与境,内与外,主与客,都是同一唯心的自我运动;心为万法的共同本质,故名之曰“理”;所显影像,即是诸“事”。因此,“凡是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见色。故经云:见色即是见心”。

大师曾评论当时的禅宗说:“今人只解即心即佛,是心作佛。不知即境即佛,是境作佛。今明:以如为佛,心境皆如,心如即佛,境如焉非?又,心有心性,心能作佛;境有心性,安不作佛?以心收境,则心中见佛,是境界之佛;以境收心,境中见佛,是唯心如来。“即心是佛,是心作佛”,是马祖道一以来二百年来诸禅家的命脉,几乎没有人反对过。但大师虽是禅家法眼宗的掌门人,却用华严家的“理事一如”的学说抨击“即心即佛”之片面性。从反面提出“即境即佛是境作佛的新禅语。”这样一发挥,就使“境”有了客观化的外观,也使“理”与“心”出现了分离的趋向。大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从改革的方面来看,是积极的,是进步的表现。无疑能使禅宗由“心学”向“理学”转化,同时也使禅宗向经院化方面迈进。然而,这对禅宗的正常性运转却设下了无形的障碍。

大师提倡的理论,要求人们从境上悟唯心性空之理,令禅者心体不要落空,但要回到修诸善行的实践上来。很明显他的着眼点不是悟,而是行。大师没有强调首先把“见地”搞正确(八正道,第一就是正见)。所以他带动每日作108件事,把注意力放在细行上。他抨击禅宗祖师们讲的诸如:“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体”;还批评:“拟心即失,不顺真如,动念即乖,违于法体”不对;就连《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若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亦予抨击。

大师主张“万善”诸行的重点是:大力提倡“济急利时”,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提倡“博爱济生”,“止杀兴哀”,放生赎命。包括“施食、给浆、病缘汤药、住处、衣服等等有利有情的救济活动,这无疑是正当的公益活动。

净土信仰历来就有两种:其一是天台、华严、慈恩、禅宗等提倡“唯心净土”,其念佛的目的是为了静心。这与《壇经》所述原旨一致。上述诸宗把“净土”只当“净心”的一种表现而已,而不承认离心别有“净土”的存在。其二,是净土宗着力弘扬有“西方极乐国土”,如人生前若念阿弥陀佛,死后即能往生“西方安乐国”。这实质上正是佛陀要破的“实有感”,不仅不破反而增强实有感。

大师调和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他说:唯心净土是“识心方生”时的提法,是从“唯识无境”得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中”产生的结论;一旦“净土”这个境界由心产生,以此为所缘,就要堕于所缘境中,这就是“西方净土”。佛说二谛无俗不真,西方净土乃属于俗谛,处在因果之中。调和的结果使净土宗名正言顺地进入禅净双修轨道。然而,禅净双修大多数全系两张皮,很少能拿出成功经验……久而久之,禅宗却被人们忘却了,而西方净土却丰富多彩!

大师用华严、慈恩、天台等的理论丰富了法眼宗以致整个禅宗的理论,为禅宗向经院化倾斜打下了基础,这是其功绩。另一方面作为禅宗内部的一个支派法眼宗的掌门导师,屡屡抨击另一禅宗支派的成名大师,难免两败俱伤,造成同时作为一个独立支派的领袖和全体也就难于继续流传下去,更为严重的亦使禅宗本色丧失殆尽。这支曾经担当过整个佛教大梁的优秀僧团就这样慢慢无声无息了……

(未完待续)

璞石,实名陈秉钰,大型国有企业退休干部,今年85岁,现居马鞍山。

本文作者:微马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