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除了是个“敲章狂魔”,还是个“大表哥”?野史趣闻
前几年各大影视剧的爆款是四爷雍正,今年轮到了雍正的儿子——乾隆很忙。乾隆皇帝晚年自号“十全老人”,是历史上最长寿的一位皇帝。除了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着可圈可点的成就,同时也是一位爱好广泛,充满“文艺范儿”和“中二气息”的人。不仅喜欢把作诗当成第二职业外,在宝物收藏方面的狂热程度更是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级别,这种狂热让他创造了多个收藏史上之最!人人都知道乾隆是个“敲章狂魔”,那你知道他对钟表的喜爱也绝对配得上“大表哥”这个称呼吗?
上下五千年,玩收藏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无论是为了得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而自降身份“行骗”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中国历代“诸窑之冠”柴窑的拥有者柴荣,或是书画双绝的宋徽宗,都只能算是入门级别的存在。毕竟骄傲自负的乾隆爷,可是荣膺了收藏圈诸多奖项的男人。
体现收藏家实力的无疑是数量、质量和价值等方面因素。说到收藏量,乾隆自认第二,无人敢称叫第一。据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的《石渠宝笈》,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其中大部分是乾隆爷自己收藏的。藏品有多少呢?大约有10000多件。这么庞大体量的收藏,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愧是号称单人作诗数量秒杀全唐诗的存在。

每一位收藏家都有题字和加印的习惯,作为自诩全才的乾隆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经手的每一件作品都逃不掉他老人家的毒手,有的甚至是屡遭毒手。凡是他喜爱的书画,他往往加盖“乾隆御赏之宝”、“三希堂精鉴玺”等章,以示珍藏之意。最令人无语的是,别的名家提批注、加盖往往都是为作品增值,而乾隆可能是书写、诗作造诣太没品位,反倒拉低了作品的层次,因此只能为对出现在过他面前的珍品表示默哀了。
不过说到收藏品的质量,看鉴君觉得良莠不齐这四个字,可能是形容乾隆收藏品质量最恰当的词了。数量庞大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乾隆收藏品中的赝品数量居高不下。如:倪瓒的《狮子林图》、李公麟的《免胄图》等都是被人熟知的赝品。

不过,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恐怕是乾隆收藏的赝品里最著名的了。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见到后爱不释手,并祭出了自己的盖章、题诗大法,据说“丧心病狂”到连山缝也不放过。结果,他后来又得到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图》,而第二幅才是真品。傲娇的乾隆不愿承认自己此前收藏的是假画,于是暗地里以不菲的价格将他所称的“假画”买下,成为收藏史上的笑谈。
此外,乾隆皇帝对青铜器的收藏和鉴赏也有着很高的热情。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收藏大家和古文字学家。他们不仅亲自鉴定考证,而且还著录摹拓,著书立说,相互辩驳,俨然形成了一项学术运动,甚至影响了后来近200年的收藏界和知识界。
本文作者:看鉴地理(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