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浅谈野史趣闻

2018-11-05 18:08:43

宦官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独立生存能力 依附于皇家 生活在深宫大院 却拥有大多数渴望的权力。就如同皇后的权力来自于皇权一样, 太监在朝臣和普通百姓面前的狐假虎威也是来源于皇帝。他们相比于普通的官员能够常伴于君王左右同时宦官也是时时刻刻被提防着的一群人,因为从古自今他们的名声就不是很好。在明代社会中宦官集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虽无法与东汉 唐代时期太监能够废立皇帝相提并论,但是明代宦官集团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监察官员 寻访叛逆 设立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实际上他的出发点无非于希图自己的朱家王朝能够长治久安,这样的机构在当今社会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不过类似于官员在家打麻将弄丢了一张二条第二天皇帝还能把牌还给官员这样的事情即使是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也会惊出一身冷汗,此时此刻的帝王心计犹如悬在每个人头上的一柄利剑,使得官吏们不得不谨言慎行。朱元璋是典型的初代创业者形象,拥有大把的精力和信心能够管好日益壮大的特务团队,可后代的君主显然没有这样的魄力使好这把利剑。

永乐皇帝也是和他父亲一样乾纲独断的君主,因为皇权得来的不当使得他处处提防任何觊觎君权的人。此时的锦衣卫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了 耳目遍及全国,为防止有人心怀不轨他设置由在他身边随他一起在靖难之役中出生入死的宦官们组成的东厂来监督锦衣卫。

东厂的大多数人是为了自己的私欲才放弃了男人最自然的需求 民间对这种人最为鄙视 加上生理上的不健全他们的心理一般比较阴暗扭曲对社会具有报复心理,永乐帝让他们脱离深宫大院大范围的走向民间进行刺探监察 这种原本被封印于紫禁城的怨气开始向民间扩散。这一类的最为极端的代表就是大太监汪直 刘瑾 魏忠贤。他们的特点就是广结党羽 大事聚敛 卖官鬻爵 大搞个人崇拜,这里面又是魏忠贤最为臭名昭著。魏忠贤炙手可热的时候全国生祠林立 人称九千岁。可是我们得注意到一点的是不管太监们有多大的权力,他们始终没有威胁到皇权这是明代的宦官与后汉和唐代晚期宦官废立君主的根本区别。在明代实际上宦官代表的是皇帝的阴暗面,他们是皇帝与自命清高的儒官们角力的工具,一旦这个工具弄脏了他们的手皇帝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宦官抛弃 而他们丝毫没有反抗能力。

最近几年掀起了一种说法,要是当初崇祯没有铲除魏忠贤明朝可能就不会灭亡。这种结论的理由无非是认为,崇祯将国家原有的运作秩序打破却没有新的替代方案,使得国家行政效率变得捉襟见肘,对魏忠贤逆党的追查也使得人人自危。可我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建立在农耕经济上的封建王朝在初期的励精图治后就会变得腐败堕落 这是历史的规律,实际上明朝如果没有几次牛人励精图治的有中兴甚至不能200多年的国祚。

本文作者:益州隐士(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