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清算后的张居正野史趣闻
电视剧中的张居正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让已经日薄西山的明王朝又重新焕发一线生机的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因病去世。权倾天下的张居正怎么想不到,自己死后不到一年便遭到自己的“乖学生”万历皇帝的清算,而且还是残酷的清算。
万历十一年三月,神宗诏夺张居正上柱国、太师,再诏夺文忠公谥,斥其子锦衣卫指挥张简修为民。第二年即万历十二年四月,再“诏令查抄居正家产。
抄家的官吏还没赶到江陵,江陵的张府就已经被查封。张家子女,全部被赶到一个没有食物、甚至连一口水也没有的空屋里,不得出门。直到五月初五,当抄家的官吏赶到,打开宅门之时,已饿死十余口人。张居正长子张敬修不堪拷问,自缢而死;张懋修投井不死,侥幸保一条性命。落得终身残疾,其他儿子即使侥幸活命,也被发配充军。
第五子张允修,亲见家破人亡、长兄死去,一家人受尽凌辱,亦几次寻死未成,几近疯狂。他曾经脱掉衣服,打着赤脚,在恶毒的太阳底下抱着父亲的遗稿,以及家父给孩子们的尺牍信札号淘大哭。崇祯十七年(1644),张献忠的部下攻下了张居正的老家江陵,强迫张允修出来做官。张允修自杀,时年79岁。
张居正故居
直到天启二年(1622),熹宗皇帝给张居正平反。崇祯十三年(1640),思宗皇帝给居正的子孙复官复荫。国家到了艰难的时候,才想起往日的功臣。但这一切已经太迟了。
崇祯十五年(1642)永历帝授张居正的曾孙张同敞兵部右侍郎、总督诸路军务。领导中国人抗击满洲蛮族的重任,又落到姓张的肩上。在永历五年(1651),清兵攻进广西,桂林失陷,张同敞被清军杀害,据说在行刑的时候,同敞衣冠整齐,昂然站立。头颅落地后,他向前跃起三步,方始倒下。直到现在,桂林关东还留着这位民族英雄的坟墓。
张同敞墓
张同敞就义前作绝命诗一首:
弥月悲歌待此时,成仁取义有天知
衣冠不改生前制,姓字空留死后思
破碎山河休葬骨,颠连君父未舒眉
魂兮莫指归乡路,直往诸陵拜旧碑
张同敞的死是悲壮的,但他的曾祖张居正在推行改革时也同样悲壮的说过:“知我罪我,在所不计!”张居正的儿子张懋修在穷尽余生编订了《张太岳集》之后也说:“留此一段精诚在天壤间,古人所谓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先公意在是乎。”
正如《三国演义》主题曲唱的:兴衰谁人定 胜败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本文作者:云台山闲人(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