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野史趣闻
2018-11-05 15:34:46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出生于湖北荆州。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张居正再次赴京赶考,是二甲前几名,考试之后便被选为庶吉士,进入了翰林院庶吉士培训班。是年,张居正22岁。
隆庆六年(1572)五月二十六日,隆庆归天,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登基。同年六月份,张居正和冯宝联手赶走了高拱,次月,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辅政的同时,教导小万历读书。也就是说,张居正四十八岁成为万历的老师。
(明万历皇帝)
张居正扶植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推行新政的十年中,社会较为安定,经济也有较快发展。当他进入明朝的中枢出任内阁首辅时,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强横一时的大明朝已近是日薄西山。 (大明帝国疆域图)
在成为内阁首辅后,与李太后和大太监冯保形成“权力铁三角”,张居正独揽大权,他开始实行新法。他的新法在前五年中着重伸张法纪、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即进行政治改革。后五年中重点是改革赋税、发展经济,即进行经济改革。改革包括清查土地、改革赋税、实行“一条鞭”法。
张居正的改革无疑是成功的。万历以前,国库空虚,张居正死后,国库存粮可满足9年之需,太仓中的存银600万两,太仆寺存银400万两,南京国库存银250万两,各省存银也在15万至80万两之间。张居正他是一个好宰相,却不是一个好老师,他在世的时候权倾朝野,却忘了一代帝王的忌讳,以至于在他死后整个家族瞬间遭受灭顶之灾,连坟墓也被皇帝令宦官掘开鞭尸。王世贞评价道:器满而骄,群小激之,虎负不可下,鱼烂不复顾。
本文作者:说事以明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