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房里的小姐野史趣闻
2018-11-05 15:33:41
有这样一口"井",没有水,
是用来上下楼传菜用的,
原因是怕下人与小姐接触了不好。
此处的小姐指的是历史传统意义上的"小姐"
~紧锁深闺的大家闺秀。
现在这楼开放了,
收了门票,怕小孩掉下去,
就用绳子把"井"口绑了个很"艺术"的五角星。
这口"井"的命运就是:
以前防人上来,现在怕人下去。
有这样一个女子,姓何,
她的模样就如贴图照片所示,典雅、大方。
何家小姐是这个大家庭的第四代闺秀,
如今佳人依然在水一方,
安居上海,年芳104岁。
据说百岁时曾回到这闺房,
弹琴、书画,且用英文侃侃而谈。
有这样一个园子,叫"何园",
何家小姐的青春,就这儿开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何家祖上为晚清外交官员,
告老还乡后把这园子建的中西合璧。
1500米长的上下两层复式回廊,
可将整个园子连在一起,
风雨之日家人串门就不用打伞了。
这回廊现在说起来,就成了现代立交桥的雏形。
何家后来在上海建了私立的洋校,
现在成了上海外国语大学。
在园里瞎逛看到一副对联,没有横幅,
问起来才知横幅就是这窗后自然的风景。
主人是这样说的:
"莫谈春秋佳日归,最难风雨故人来。"
想想何园又名"寄啸山庄",
应是何老爷也曾经是伤心人。
有这样一个园子,自然因为有这样一座城,
扬州。自古"烟花三月下扬州",
应该不仅仅,
瘦西湖畔,二十四桥明月下,
有玉人夜夜吹箫吧?
明年这座古城就年满2500岁,
光阴超度了多少青春?
埋葬了多少故事?
在牛皮糖和桂花膏的吆喝声中,
在还在自然呼吸的胭脂味里,
我们还是一个少年,
在穿越今生来世。
没有白龙马在身边,
只有那马蹄声,
尚可滴滴答答,
点过江南,点过你的眼眸,
回首就已是千转百回,
放下一声叹息••••••
本文作者:背包大叔(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