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的和氏璧野史趣闻
人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的楚国有座楚山,这座山在今天的什么境内,真还不太好找,楚山之上自古多石头,石头的夹缝中经常能寻找到一些奇珍异宝,卞和是一位玉器雕琢师同时也是一位鉴宝人,因为是楚国人,又因为挨着楚山比较近,卞和抱着试一试能不能见到宝贝的心态没事就在山上溜达。
公元前XYZ年的一天,卞和吃完饭没有事干,便拿着牙签剔着牙慢悠悠的朝楚山走来,在爬到半山腰微微有点冒虚汗的时候,他将屁股沉下来坐到了一块石头上,初坐下时,屁股微微感到有一丝凉意,这他没有在意,时间稍微长会后,卞和感觉到自己的下半身有种透心凉的感觉,作为多年的一位玉器研究专家,他感觉自己好像坐在了一块千年难遇的宝玉上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请读者朋友们移步访谈去,详细听下玉器专家对于玉器特性的分析)。
盯着眼前这个得有十几斤中的石头,卞和想象着自己因此而获得的荣华富贵样子,便抱着屁股下的这块石头乐悠悠的下山了,来不及梳洗,也来不及打扮,也来不及同家人告别,回到家后卞和拿着一个竹筐背起石头驾着马车便朝楚厉王家奔去,走在乡间的路上,过往行人看着卞和高兴的神采纷纷纳闷起平时闷骚的他,今天怎会如此采烈。
那天早上,因为晚上玩的过于欢实,楚厉王起床时已经很晚了,晚到已经早上的九点,好在最近国家没有战事,朝会也就说不开就不开了,但是跟班的一位宦者悄悄的来到床前,对厉王说道:宫外一位自称玉器专家的卞先生强烈要求觐见大王,您看见呢还是见呢?厉王看大臣只给了自己一个反正都要见的答案,索性为了体现自己的仁慈,就按照他说的见见吧!
殿堂之上,睡眼惺忪的厉王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小生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厉王什么都不用说,因为从见到厉王的那一眼,卞和的嘴便如同上了膛的机枪,从开始就没有停过,他先是讲自己的从业经历,然后从他往上捋三代都与玉器有关,也就是他间接的告诉厉王自己对于玉器是有祖传研究历史的,这为他下一步拖出自己发现的宝玉做了铺垫,一上午的时间厉王听卞和讲了很多,最终落到目的点上的时候,厉王为了保险起见,直接让人请来了王宫里自己的玉工。
玉工接到召见的通知是提着裤子急急忙忙从厕所奔进王宫的,他在厉王的指示下看了一眼那块石头,想都没想说道:大王被这小子玩咧!这明明就是一块石头,您在这里听他半天胡咧咧,莫不是大王也有神经病?厉王听这位玉工一提醒,想到自己早上还没有刷牙就急忙来到这里,这小子居然是个骗子,怒火中烧的厉王二话不说,直接让武士将卞和的左脚砍断,发配回家。
缺了一只脚的卞和回到家中,妻子看到后甚是疑问:怎么才一天的功夫就少了一只脚,那只脚让哪个狐狸精勾跑了?这刚要做出据理力争的姿态来,那边卞和就晕倒在地,出于夫妻道义,妻子没有理他,在过了好几个钟头后,卞和被一阵饥饿声叫醒,原来是自己的肚子想要吃饭了,此时,妻子一碗热腾腾的白菜梆子汤灌到了他的肚中。看着右脚边的这块石头,他禁不住潸然泪下:老婆,我不该瞒着您独自去见楚王啊!俺活该。
时光穿梭,日月更替,转眼间楚厉王死了,接替他的当然是他的儿子——楚武王。听到王位转换交替的消息后,卞和激动的几天没有睡着,他想着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又一次出现了,同样的一个早上,卞和没等妻子醒来,驾着马车背着石头,急咧咧的朝武王家走来,因为之前来过一次,所以这次算是轻车熟路,很快马车便在王宫外停了下来,卞和一只脚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了王宫里,那天武王起的早点,见这么一位老者来到屋里,问他有事情吗?卞和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要求找个无人的偏僻的角落聊一会。为了体现自己博大的胸襟,武王答应了卞和的要求。
经过一番长谈后,武王看着眼前这位声称祖传玉器高手的人,心里打着鼓,他将宫里的玉器工找来,经过一番辨别后,玉器工给出了:呸!就是一块石头,恭喜大王被骗了!想到这人骗了老子居然又来骗我,一气之下,武王将卞和的右脚砍去。这下没有右脚的卞和只得架着双拐回家,在路上,他看着眼前的这批马,来来回回驮着自己走了四次,居然连口宫里的水都没有喝上,不觉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回到家老婆看着眼前这位没了双脚的丈夫,心里再一次纳闷道:这又是那个狐狸精勾搭去的那只脚,操!还有没有天理。这边刚要开始问个究竟,卞和识趣的昏死过去。一下场景情节与上次雷同。
转眼间,卞和活活熬死了武王,文王即位后,卞和又一次感到自己的机遇来了,但是这次他换了一个方法,不去宫里而是一个人在妻子的搀扶下坐在楚山脚下哭泣,接连哭了三天三夜,最后实在哭不出泪来,只好抹点鸡血在眼睛里,卞和的老婆不是吃素的,她将卞和哭出血的事情走街串巷的散播,不久文王便知道了这件事情。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上,闲着也是闲着的文王,为了找点新鲜事来玩玩,卞和王后驾着敞篷车来到楚山脚下看看是不是真有卞和哭出血的事情,去到那里时,群众已经围了一圈,密密麻麻的水泄不通,文王为了看清楚里面的情形大喊一声:我是文王,都给我让开。不料没有人理他,好在卞和见过他的爷爷与爸爸,透过密密麻麻的人们的手一眼看出眼前这位就是当代楚王,他爬出来跪倒在楚文王的脚下,要求玉工赶快刨开石头为自己验明真身。
因为当时还没有锯,文王让玉工拿着铁锤打下了石头一角,透过这一角,人们看到了熠熠生辉而白皙透明的玉,这一下卞和的眼睛里淌出了欢乐的泪水:终于证明我不是骗子啦!说完一口血喷到石头上,断气而亡。
文王出于安抚民意,将此玉命名为:和氏璧。可怜守寡的卞和媳妇,只得跟着文王进了宫里,成为一名伙夫。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光彩的一生,而卞和的一生就是‘愚公移山’的一生,若想到自己的老婆最终因为一块石头成为伙夫,自己为此丢掉性命当初还会不会选择走这样一条不归路?这值得在座的每一位人民群众思考。
本文作者:南院喜剧(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