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野史趣闻
2018-11-04 21:34:04
印象中,改革时的社会对我们的那些个“经”多有不敬,就因为要改革。弃之如履是切实的需要,也会是一种时髦。平稳时的社会读不读我们的那些个“经”,各厢随便,不会成为问题,更不会成为话题,就因为平稳。衰败时的社会,我们的那些个“经”就会成为宝贝,就因为在衰败,要寻找救世之法,而读经就会成为诸法之上法,而“孝”与“忠”则是药料中的主料。经的读与不读,以及冷热,不仅可分辨“聪明的”“阔人”与“笨牛”,也可以判断社会之处境。
有真读经的,对我们的那些个“经”怀有真诚的敬与爱。读经只为自己,不关他人,不涉社会,即使讨论与交流,也只在友朋之间。
有为读经而读经的,其用心大多不在“读”而在“销”,不在“崇”而在“推”。又且多以读经为名,乘读经之风,讲经说经,到底推销的,还是他自己。以经成名,以名获利,谓之“经”销,倒也贴切。
有恨不得人人读经的,是为“经霸”。所谓经霸,有可分而为二:真懂一点“经”的,都在学界,属经霸中的正品。不懂而卖弄的,多在民间,属经霸中的杂牌。如果以“行为艺术”分类的话,前者似应为“现实主义”,后者则是“野兽派”。
当时的作者写这样的文章,会被怀疑拿了卢布。如果是现在,就可能被坐实——“一定是拿了美金”。

“
我们需要的不是孔夫子,
需要的是鲁迅。
——木易章句
”
阅读更多......
自以为有价值的,愿意和朋友分享。
公认的“经典”,可常读常新。
私认的“精彩”,也许可成为将来的“经典”。
不仅是光秃秃的推介,还会有我的“自认”或“自以为”的。



杨争光说
微信号:futuolangzi1957
路尧 编辑
杨争光文学与影视艺术工作室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公众号所有文字内容版权均属杨争光先生所有,刊发、转载等事宜,请联系小编微信:luxiaoyaoao。
本文作者:杨争光说一不是二(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