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崇祯皇帝若听皇后的那句话,就不会吊死煤山野史趣闻
周皇后的审时度势
【导读】皇后周氏是崇祯皇帝原配,比崇祯皇帝小一岁。她非常端庄漂亮,也非常聪明睿智,谨守妇道,从不干预政治,以免引起朝野非议。当国将不国之日,她对皇帝说的那句话,真是语重心长,可是皇帝未能采纳,结果大明灭亡。
【皇后周氏进言】
周皇后对皇帝的唯一一次劝说
崇祯十六年(1643年)是大明帝国江河日下、大厦将倾的一年。这一年恶讯不断,正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二月,京师瘟疫流行;三月,左良玉部哗变;四月,清军进犯出塞;五月,张献忠攻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在内忧外患下,六月,崇祯皇帝第四次颁布《罪己诏》。这种空头支票,又有什么用呢?这时,周皇后对崇祯皇帝说了一句话,“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可惜,崇祯皇帝没有听懂。
周皇后祖籍苏州,在南方有房子,这很正常。周皇后此言绝非炫耀家产,而是有所隐意,即“盖意在南迁也”。不过,此刻崇祯皇帝痛心疾首、心乱如麻,愣是没听出弦外之音来,便问周皇后什么意思?周皇后一语未能点醒梦中人,便闭口不再说话,这事也就过去了。周皇后跟了崇祯皇帝十八年,就说了这一句涉及政治问题的话,偏偏遇到了一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天亡大明!
【崇祯的宣言】
崇祯皇帝的最后宣言
在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初三,新近上任的左中允李明睿到德政殿觐见皇帝,为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直言到: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贼寇马上逼近京城,南迁吧?隔天崇祯皇帝对南迁一事正式发表了讲话:祖宗辛苦百战,定鼎于此土,若贼至而去,朕平日何以责乡绅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谢先经失事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独去,如宗庙社稷何?如十二陵寝何?如京师百万生灵何?逆贼虽披猖,腾以天地祖宗之灵,诸先生夹辅之力,或者不至此。如事不可知,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朕志决矣!
【吊死煤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日,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他又哭着对周 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
周皇后的选择
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上吊自杀。
崇祯皇帝悲壮的选择
好一个国君死社稷,永远不能懂得皇后的一颗心,更不明白治国的真正理念。
本文作者:敬畏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