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曾与李自成密使谈判,因一句祖训,吊死煤山!野史趣闻

2018-11-04 18:34:18

1644年,大明朝进行了数天的抵抗后,崇祯帝终于心力交瘁,无力支撑,对列祖列宗叩头之后,毅然自缢煤山!

闯王李自成率领人马进驻北京,明朝彻底结束了270多年的历史。

对崇祯帝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崇祯不失为一代人杰,最终以死殉国,历史上这样的皇帝不多,秦朝有子婴,大明有崇祯;也有人说,崇祯刚愎自用,重用了东林党人,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最后自私了结,苦了大明江山和数万国人。

其实上天还是眷顾了明朝,也给了崇祯多次机会,但崇祯帝却没有抓住机会,这是为何呢?

第一次机会是“留一人”:九千岁魏忠贤在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时,红极一时,出任司礼秉笔太监,魏忠贤此人对国事、政事颇为在行,重用军事人才,启用了兵部尚书赵南星,天启朝前后,关外局势一直向好,皇太极不敢侵略;对内控制政权,积极捐款捐物,为民谋利,反判极少。

朱由检即位崇祯帝后,如能在魏忠贤和东林党人的斗争中,平衡政权,使之互相制衡,将是明朝崛起的一个好机会,但他去倒向东林党,将魏忠贤赐死。

第二机会是“破祖训”。1644年3月,李自成军队进入北京,从三门发起总攻,明军的抵抗也较为激烈,双方进入白热战阶段。

到了第二天,李自成就坐不住了,派密使杜勋与崇祯谈判,提出“欲割西北一带,敕命为王,并犒军银百万”,同时表示受封后,愿意替皇帝打击其他反判,只是不奉诏令。

宋朝的宋徽宗当时招安了水浒108将,此时崇祯完全可效仿,但崇祯这位孝忠列祖的皇帝,耳边响起的是朱元璋的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于是做出了与闯贼一决生死的决定!

可惜,崇祯失去了最后的机会,结束了自己,也终结了明朝!

本文作者:暮史今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