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手握近百万雄兵,却看着崇祯吊死煤山,后人对其评价还很高野史趣闻

2018-11-04 18:35:18

崇祯皇帝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皇帝,崇祯皇帝上台后,厉行改革,宦官集团被崇祯皇帝打压下去。

而且崇祯皇帝力行节俭,非常勤勉,从这一点上看,他绝对是朱元璋的好子孙。

然而,他上台后对很多战将不屑一顾,当时崇祯手下不是没有名将,相反,在他当政的时候,名将是云集的,然而,因为他的决策失误,很多战将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能量。

总之,崇祯这个皇帝在历史上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皇帝。

当时,他手下有一个叫左良玉的将士,他可以说是崇祯的一个救命稻草,然而崇祯皇帝望眼欲穿,最后硬是没有等来他发兵的消息,崇祯无奈的吊死在了煤山之上。

当时,崇祯让左良玉发兵几乎用恳求的语气,崇祯给左良玉的条件是,只要他发兵,什么条件他都答应,甚至还让他当江南的藩王。

在这样优渥的条件下,左良玉动摇了,他制定了一个出兵的计划草案,然而,发兵计划还没有到北京,北京就被李自成拿下了,崇祯也死了。

因为这一点,人们对左良玉是有争议的。不过,这个人也有忠义的一面,他听说崇祯死了,自己吐了三升血,不知道有没有夸张。

在打仗这一点上,左良玉表现的和他的性格也一样,他能够将张献忠打的跪地求饶,然而在李自成面前,似乎显现的有点怂,在李自成面前可以说是逢战必败。

打不过李自成左良玉撒腿就跑,不过崇祯对他这一点并没有责备,相反还给他加官进爵。

可是,在大事上,比如崇祯存亡这件事上,左良玉表现的似乎有些牵强,我们看不清他到底是忠诚,还是伪忠诚。

这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性格,其实需要从此人的经历来看。

左良玉是一个孤儿,从小就寄居在叔父的门下,可是叔父对他不好,他只能从军,所以此人是靠着当兵才活下来的。

当兵打仗左良玉很有才能,小时候估计是经常吃不饱,所以他利用“课余时间”一直去山里打猎,回来后开一小灶,为了吃,左良玉甚至还抢军粮,脑袋差点搬家。

明末公子哥侯恂看上了左良玉,认为他有军事才能,于是让左良玉跟着他干,而且管左良玉吃饭,后来在给皇太极打仗的时候,左良玉一战成名,晋升为总兵官,和军区司令差不多。

因为从小没有父母,所以他也没有名字,名字还是侯恂给他取的,所以左良玉非常感恩侯恂。

这样的经历造成左良玉极度没有安全感,他就信任和感激侯恂,对自己的主子崇祯皇帝,左良玉在紧要关头都是迟疑的。

因为缺安全感,所以他认为手中的兵就是他安全感的来源,是他生存的保障,这或许是他为什么手握八十万大军,却不肯救援崇祯的原因吧。

关于左良玉这个人,后人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其实,真正的左良玉也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大家如何看待左良玉呢?

本文作者:史家吟唱(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