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时让东西方列强畏惧的中国人,此人一死,侵略者大松一口气野史趣闻
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有这么一位传奇的老人,他的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不顾年迈数次抗击列强,临终前还为祖国的命运而忧心忡忡。他就是被称为“晚清三杰”之一的左宗棠。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地主家庭,年少时就爱好广泛,探求经世致用之学。可惜青年时仕途不顺,直到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才崭露头角,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宦海生涯。此后左宗棠在洋务运动、平定叛乱等事务中履历功勋,渐渐成为了被朝廷倚重的肱股之臣。左公对于国家最大的贡献无疑是对列强瓜分我国领土的企图坚决抗击,他也成了震慑列强的国之重器。
英国人最早在上海划定了租借,并渐渐享有了治外法权。英国人叫嚣着中国人与狗不得进入租界,左宗棠下令砸毁写有此标语的牌子,并正义凌然地来到租借,英国人被他的气势所震慑,马上换了一副毕恭毕敬的嘴脸,心里却暗暗叫苦。

中亚的阿古柏入侵,新疆大部沦陷,又是左公抬棺出征,以示抱必死的决心,很快平等叛乱。沙俄企图趁机侵吞我国的伊犁地区,左宗棠不惜将指挥部前移数百里,表示不惜与俄国决一死战,俄国人如英国人一样畏惧了、退却了,伊犁这才避免被割让的结局。
时间来到了公元1883年,此时的左公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法国在占领越南后有对我们的西南边疆和东南沿海的宝岛台湾虎视眈眈,次年爆发了中法战争。在危难之际,不顾疾病缠身的现实,左宗棠毅然主持福建海防,并下令“渡海杀贼”,局势由此稳定。可战场的胜利并没有换回谈判桌上的胜利。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中法签订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条约。

听闻此消息的左宗棠痛心疾首,他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一个月后抱恨死于福州,年74岁,临终前他心心念的还是富国强兵的国家大计。英、法、俄等列强听到左公逝世的消息后是长舒了一口气,从此后侵吞中国就少了一个让他们恐惧的狠角色。百姓们悲痛欲绝,他们失去了一位可敬的尊长、国家的守卫者。
噩耗传到了紫禁城慈禧的耳朵里,此时她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在朝廷中的重臣中,左宗棠无疑是需要倚重的栋梁之才,再加上左行事雷厉风行,敢于直言,连慈禧也怕他三分,对他客客气气。重用汉人是形势所迫,左公的离去也使老太后悬着的心可以暂时放下了。可左宗棠毕竟是国家重臣,朝廷也必须把姿态做足。她下旨追赠左宗棠为太傅,赐谥号为“文襄”,并赏治丧银三千两,借以收揽人心。

左宗棠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把毕生的心力都奉献给了国家,他的含恨而终是时代的悲剧。在衰弱腐朽的社会中,仅凭杰出人物个人力量来扭转乾坤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但这不会有损左公在我们心中神圣的地位,千百年后,人们仍会记得那个令列强闻风丧胆的左季高(左宗棠)。
本文作者:阅历史1(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