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旷古昏君有诗才野史趣闻
文/程天保
当叛军将领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就要砍向隋炀帝杨广的脖颈时,突然一阵阴风袭来,杨广一个冷战,蓦然间,发现司隶大夫薛道衡在一旁冷笑。
杨广轻吁一声,闭上了眼睛。
杨广并不惧死。多年前,他曾引镜照面,面露嘲谑:“好头颅,谁当斫之?”
萧后一听大惊,责道:“何其不吉!”
杨广极豁达地笑着。“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但没想到,薛道衡会在这个时候来嘲弄他。
其实薛道衡早就死了。杨广缢杀薛道衡,是因其“致美先朝”,厚古薄今,讥谤朝政。如此,杨广岂能饶他,遂赐其自尽。
然薛道衡拒死,“未能引诀”,杨广便令人“缢而杀之”。
薛道衡死时的模样很惨。身体佝偻,眼球凸出,鼻孔流血,舌头从嘴里伸出老长。
杨广看着有趣,说:“让你好死,偏要赖死。看看这模样!”他踢了薛道衡的尸体一脚,戏道:“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是薛道衡《昔昔盐》一诗中的名句。传诵一时,亦传诵古今。
《昔昔盐》系隋、唐乐府曲名。昔昔即夕夕或夜夜之意,盐则是曲的别名。其诗写闺妇思念征人,情意绵密,意象深邃。遣词用句,布局谋篇,可谓“铺排中有起伏,工稳中有流动,轻靡中有超逸,绮丽中有清俊”。此诗名传遐迩,杨广在其死时又作此戏语,故《隋唐嘉话》载:“隋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是诛之……”
“”悠悠我心,春江月明”,显然,这是穿凿附会,诬枉不实之词。其实,就诗才论,杨广断不在薛道衡之下。
杨广为晋王时,曾召集前朝旧官、才学之士百余人,行师友之礼,仿梁陈宫体,吟诗作赋。然自登帝位,则一变梁陈轻靡之风,气象阔大,诗思沉郁,“边塞诸诗,铿然独异”,与朝中重臣杨素、薛道衡开唐之边塞诗先声。其一些五言古诗,更是卓然独步,熠熠生辉。如诗《野望》:
寒鸦千万点,
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去,
一望黯销魂。
薛道衡读之,感叹不已。认为《野望》一诗,虽写得旷远,萧疏,悲凉,然无帝王胸襟,断不能有此眼光、手笔。自己的《昔昔盐》虽好,亦未必能如此诗韵致独具,繁衍生发,传之久远。
薛道衡感觉不错。《野望》一诗所营造的语境、意境,数百年后,果然被宋元词曲家,竞相研习,体悟,运用。
其语意化得妙的,数宋之词人秦观(字少游)的《满庭芳》,几将《野望》一诗全数搬去:“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有后人评说:“‘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杨广有知,当含笑点头,亦不能加秦观剽窃之罪。
意境化得妙,脱胎换骨的,则数元人白朴的散曲《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流水孤村,落日寒鸦,杨广《野望》一诗,当是北方初冬之景,白朴将初冬之景化为深秋之景,其清丽、明净,迷蒙、淡远,互为映衬,更是另一番气象。可谓流韵所及,海阔天空,意绪纷繁。
摘自《悠悠我心:中国经典诗人传奇》
本文作者:番茄历史文摘(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