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去世,这五人为何都松了一口气?野史趣闻
1885年7月27日清晨福州北门黄华馆,74岁的左宗棠停止了呼吸。当左宗棠去世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有人悲痛欲绝,有人却幸灾乐祸,比如至少中外这五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首领,性格非常强硬自负,为人不受拘束,自称“今亮”,也被誉为晚清“战神”。从左宗棠的功绩上看,一生经历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以及新疆建省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确不负“今亮”和“战神”的美誉。
如果左宗棠只是一个小官的话,没办法施展抱负,各方人马也不会忌惮他。可是,左宗棠是一个军机大臣,总督级的权臣。于是,面对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臭脾气,各方人马的心理阴影可想而知!因此,左宗棠一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第一个,慈禧松了一口气
左宗棠是国之干臣,死了之后,慈禧应该悲伤呀,为何松了一口气呢?就讲两个原因:(1)左宗棠是汉人,清朝祖训,不能让汉人真正掌握实权,左宗棠非常强势,总能掌握实权,满洲贵族岂能不担忧?(2)左宗棠太强势了,甚至在万寿圣节也不参加行礼,让人压抑,还是死去的好。
第二个,法国人松了一口气
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面对法国进攻台湾岛,左宗棠摆出架势,准备和法国决一死战,发出了“渡海杀贼”的动员令,让法国苦不堪言,原本只是想威胁大清,然后获得巨大好处的,结果变成了死战。法国人知道左宗棠是雄狮,自然希望敌人的雄狮早点死掉。
第三个,英国人松了一口气
英国领事在上海租界竖有“华人与狗,不许入内”的牌子,左宗棠发现,下令侍卫将其立即捣毁并没收公园,逮捕人犯,英国人无可奈何。后来,只要他进入租界,租界当局立马换上中国龙旗,外国兵警执鞭清道。左宗棠一死,就无需对清人恭敬了。
第四个,俄国人松了一口气
相信大家都知道俄国人为什么松了一口气,因为新疆问题。左宗棠把他们从新疆赶走,把他们侵占的伊犁收回,甚至用兵车运着棺木,将肃州行营前移几百公里于哈密,“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准备与俄军决一死战。左宗棠一死,中国再没有硬骨头了。
闲话一句,如果当时国力稍强,大清恢复中亚地区的秩序,都是有可能的。因为俄罗斯侵占中亚的时间并不长,根基并不牢。可惜,大清上下没什么硬骨头,只知道害怕洋人,却不知道洋人也有弱点。
第五个,李鸿章松了一口气
左宗棠去世前一个月,李鸿章和法国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打了胜仗却签了卖国条约。为此,主战派左宗棠非常愤怒,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还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李鸿章为此很生气。左宗棠一死,主战派就此倒台,李鸿章做的事情,也就无人指责了,况且斗了30多年的对手死去,也算耳根清明了。
坦率的说,左宗棠是晚清唯一敢于对列强主战、并能取得胜利的重臣。其实,当时大清和列强的战争,未必一点胜面都没有,而是满洲统治者毫无斗志。左宗棠的去世,代表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能维持多久? 列位看官,对于左宗棠,你如何看待?
本文作者:百家杂评(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