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真实的帝王——杨广野史趣闻

2018-11-04 08:31:18

大家了解隋炀帝杨广更多的应该都是从影视剧里边了解到的,在电视剧里边,杨广是一个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刚愎自用、残忍暴虐、荒淫无道这样一位君王。说实话,根据初中时候学到的历史知识,当时历史老师的讲解,确实,曾经对这位君王产生了十分愤怒,乃至憎恨的心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扩展,以及学到的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接触到更多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容,方才发觉,杨广竟然是这么一位皇帝。

杨广最为人诟病的就是他修了大运河,然后下江南,游江都,然而杨广修建大运河的真实目的,真的是为了到江都去赏琼花么?唐朝诗人皮日休,曾经写过一首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我们姑且把游江都的事放在一边儿,我们单说运河开通以后,南北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不仅如此,还加强了中央政府对于南方地区的管辖和影响力。后来唐朝安史之乱时候由于北方尽数被叛军占领,唐中央政府的财政基本上都依赖这条运河来实现。甚至一直到今天,浙江,江苏段的运河上船只依然在穿梭不息,甚至还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干线。这绝对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工程。

再就是广为众人诟病的科举制度,但是这个科举制度的创立,其实是十分伟大的,他打破了以往的那种世胄摄高位,英俊沉下聊的选官格局,为广大的寒门子弟出人投地创造了条件,也对限制那些世家大族肆意操控国家政治设置了一个门槛,最起码这项制度在接下来的1300多年里一直为各个王朝所沿用。虽然他有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但是他确实也为国家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

杨广还有一个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说他东征高丽,关于征讨高丽这件事,就杨广本身而言最起码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因为当时高丽王朝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东北边关地区的安宁,另一个目的就是想借助征讨高丽这件事情来不断的消耗关陇军阀的实力,因为关陇军阀一直以来实力雄厚,甚至已经到了能够威胁皇族的地位。而东征高丽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做过这件事,很不巧的是,唐太宗帅着精兵强将,东征高丽也以失败而告终,甚至还演化出来的一个成语叫做瞒天过海。

除此之外,隋炀帝还有哪些作为?第一,他不仅自己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且非常重视文化的传承,那么高到了什么地步?又是如何重视的这个请诸位到百度上一搜都有。第二点,他非常重视民族关系的融洽,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少数民族邀请到草原上去旅游的皇帝。第三点,由于对经济的重视是他亲自翻雪山,过草地,跑到今天的嘉峪关附近开办中外经济交流洽谈会。

其实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在这儿如何去歌颂这个杨广,他确实做了很多很多的违背道德纲常,荼毒生灵的事情,但是有坏的一面,也自然有其好的一面。对于他所做出的那些贡献,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予以肯定的。凡是古代帝王,几乎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隋炀帝所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其实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都是十分伟大的。但是错就错在操之过急,他做的这些事放给任何一个皇帝只要完成一样,都足以青史留名。

本文作者:老亮谈心(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