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诸葛亮听了他的话,不至于败得这么惨,更不会过早而死野史趣闻

2018-11-04 08:10:01

俗话说的好,“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那是因为少年人本就莽撞的很,若是看了水浒,那还了得;老年人已经活了大半辈子,心计自然不用多说,若是再读了三国,那可就太“可怕”了。不过《三国演义》这本名著虽然与史实有些不符,可对于读者而言,它无疑是成功的。就连伟大的毛主席对这本名著也是赞誉有加呢!

排除正史之外,咱就来说说演义中的事。人们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也不是平白捏造的,虽然演义上有着夸大,可正因为作者刻画了这么一个鲜明的人物,后期孔明又是当爹又是当妈的,实在让人心疼不已。可能就是前面隆中对的铺垫吧!所以在三国已定之后,孔明北伐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遇到阻力,最后也被司马懿耗死了,让人觉得非常可惜。

即使是在初中课本上,孔明的出师表想必小伙伴们也是非常熟悉的,毕竟这是要求背诵的文章。大家在那时候想必都被老师要求背诵过吧!其实小编也不例外,这可是中考试卷上有可能考到的!万一考到了呢?所以偷懒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时逃避老师的作业而耽误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哦!

看着乱世,这时的刘备也不禁迷茫了,不过当徐庶对他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得天下的时候,这让刘备仿若见到了黎明的曙光,赶紧是带着他的兄弟前去拜访诸葛亮。作为高人,孔明自然不是那么好请的,不过刘备却并不气馁,他三顾茅庐,也是让孔明见到了他的真心。两人也是一见如故,于是便侃侃而谈,孔明的一番见解更是令刘备茅塞顿开,在这东汉末期,群雄割据的年代,孔明一眼就能看出天下大势,在刘备眼中是神人无疑了。

就这样诸葛亮被刘备聘请为刘氏集团副董,连自己的两个兄弟都要服从孔明的命令,可见刘备对他的看中。虽然当时刘备手底下只有不足上千的人马,可有了孔明之后,还怕招不到人吗?孔明要是连这点事都办不好,那他这个副董就不要干了。孔明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也没让刘备失望,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刘氏集团从几百人发展到几万人,也算的上是一方小诸侯了,刘备对孔明越发的看中了。

后来曹操竟然放言要把东吴的二乔捉过来在这铜雀台上,这可把孙权气坏了,可曹操势大,自己还得找个盟友。作为东吴的掌权人,他自然是看中了刘备,不过碍于情面,也不好意思主动与之交好。

这时孔明也是看到了刘氏集团能迅速壮大的商机,立即请命前去东吴,也就有了后来孙刘联盟,火烧赤壁的时候,直接是让曹操赔了老本,回家休养生息去了。这时候刘氏集团经此一役也是借机迅速成为了一方霸主,这时天下也就明朗了,孙刘曹三家划天下三分。

后来刘氏集团定居川蜀,此时,刘备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他看到天下三分,可还未一统,难道老天真要和他开个玩笑嘛!当年论天下大势,隆中对,三分天下,如今都已实现。可心中对匡扶汉室是一点都没动摇,所以有许多的小伙伴们都被误导了,刘备的蜀汉国号其实一直都是大汉。

趁着这些年,刘氏集团的发展已经到了巅峰期,他看了看旁边的两家势力,柿子自然挑软的捏,也不顾自己是孙权的妹夫了,再加上自己的两位兄弟都是因东吴而死,在自己有生之年,自然要讨回面子。

可能是孔明阻挠他有点厉害了,于是刘备也就没带孔明去,留他下来把家看住了。可能是因为此时手底下有着几十万人马,刘备也是意气风发,再加上东吴总是窝着不出,偶尔出来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所以在他眼里,东吴简直不堪一击,结果却被狠狠地打了脸,东吴一场大火直接是把刘备烧回了老家,这可是丢人丢到了姥姥家。刘备经此一役也是不行了,刘氏集团也是一把火回到解放前。

这时也就有了白帝城托孤,当时奄奄一息的刘备对孔明说道:若是阿斗实在扶不起来,你就担任刘氏集团的董事长吧!孔明自然是不肯,他对刘备可谓是忠心耿耿,怎么可能想要他的江山呢?虽然这江山有一半是他帮他打下来的。

孔明当即就发誓要好好辅佐阿斗,刘备见此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又接着说道:我看你手底下你比较看重马谡,我已时日无多,我就这么跟你说吧!马谡呢,我也了解过,我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言过其实吧!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个绣花枕头,望你注意一下。

可惜,孔明并没有听他的话,在最后北伐六出祁山的时候,将马谡放在了重要的街亭这座战略城池上,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最后马谡失街亭,为了稳住军心,孔明只能是挥泪斩马谡。

而且孔明一直主张北伐,集团里其他部门人早已经心生不满了,不过碍于孔明的实力,他们也只能干咽着这口气,不过却可以在后面做做小动作对于他们可谓是十分的满足了。这也就导致孔明北伐分心二用,然而北伐军队还是在后勤粮草上出了问题,他六出祁山,最后也是陨落在五丈原。

或许他临走前耳边有响起刘备的话:马谡言过其实!可惜啊,什么都晚了!

本文作者:徐小怪啊(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