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王爷载沣:有心救国,奈何回天乏力野史趣闻

2018-11-03 22:38:13

载沣是晚清时期很有眼光的政治家,载沣出生在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承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

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载沣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到德国道歉谢罪,德国人百般刁难,竟然要求中国的使者载沣下跪,载沣拒绝向德皇跪拜的无礼要求,坚持大义,保存了中国的颜面。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载沣出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继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以醇亲王名义退归藩邸。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了日本人劝降,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

纵观载沣一生,面对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纵然是有救国之心,亦没有救国之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只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他们让历史变得有温度。

实话实说,史话君对于载沣了解甚少,但是本文的作者是载沣的忠粉,故为其作诗一首,借此平台发表,不管您观点立场如何,请手下留情,毕竟这篇文章承载的是一个少年的感情。

昔日少年,缄默少语,相貌清秀,明亮眼眸,嘴唇坚毅,腰板笔挺,不及上等,气质高贵;以诚待人,和蔼谦虚;政治不易,处事可成;讷于言词,淡淡漠漠;末代王爷,权倾一时;承袭王爵,官运畅达;监国摄政,为国竭心;澄清吏治,罢黜袁氏;预备立宪,俱兴内阁;编练禁军,裁撤公所;执掌军政,筹建海军;设立学堂,育人育才;唯满是用,亲贵揽权;巩固清位,加强皇权;时运不济,壮志未酬;呜呼命也,空乏帝心

故有诗云:逢乱世,误入宫廷大殿;伴君王,面受百官觐见;意欲救国于为难,扫四方叛乱,复清帝国,昔日辉煌绚烂;奈何,智不足以治国,德不足以齐身,万千计策付流水,百般思绪空自悔;时也命也,命也时也;莫不生在寻常百姓家,不为君侯,乐享庭园,纵外世纷繁,随它去。

本文作者:始说史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