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中慈禧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野史趣闻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发生的,在农历中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相信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大概的情况了,但今天我们不谈其他,只谈谈慈禧对甲午战争的影响。
慈禧叶赫那拉氏,同治帝的生母,咸丰帝的妃嫔,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先来看看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1872年慈禧为了享乐,授意同治帝修缮圆明园以供其居住,众所周知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就已经把圆明园掠夺一空,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修了颐和园,但还未放弃修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可以说慈禧是清朝的散财童子,不光把先辈留下的圆明园送人了,自己还修了一个送人。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1860年,英、法扩大战争克灵顿和孟斗班为两国侵华军总司令,率英军18000余人,法军7000余人,英舰73艘,法舰32艘,齐集中国海面。海军打不过这个可以理解,但是2万5千人真的能上岸打的拼死了也就2万,补给也会跟不上。而且到了1860年美国才开创了转管枪,能接连射击若干次的枪,过了很久才用于战场。而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说这种情况只要当权者敢打,底下的军队就会冲,至少那时候不会败的那么耻辱,当然了像慈禧这么爱民(命)的人肯定舍不得士兵去死。
1861年12月2日,改载淳年号“祺祥”为“同治(6岁当皇帝)”,开始垂帘听政。1875年1月,同治帝病逝。慈禧立她的侄子4岁的载湉为帝,改年号为“光绪”,在次开始垂帘听政。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慈禧立溥仪(1906年生1908年当皇帝)为帝,年号宣统。可以说慈禧手下的皇帝都是从小培养可见他的权力欲望有多大。
就这样一个怕死,贪图享受,权力欲望又大,又没多少能力的人,说没能力也不对毕竟压下了这么多皇帝和大臣,怎么说呢?忘记这个俗语了,类似对自己人下手比谁都狠,碰见外人就软了的话。
1894年刚好是慈禧的生日大寿,上面也介绍了,圆明园让慈禧送人了,但是慈禧又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这种情况不得大操大办啊,没钱怎么办,挪海军经费,修颐和园,民间地皮在刮一层,这时候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慈禧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1895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陆两个战场均遭失败,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下定决心向日本求和。结果就是送钱又送地,把那个虽然现在我们也不想要的小弟给送人了。
这里客观说一句人家天皇带头缩衣节食买船买大炮,慈禧是拿着买船买大炮的钱去享受。
本文作者:遗漏的光(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