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戏凤——李凤姐野史趣闻

2018-11-03 17:09:43

李凤姐生于大同煤龙镇(今大同煤峪口)李家。几年后家中亲人相继过世,只留下父女二人。父女二人变卖家产,在城内九龙巷内开了一家酒楼,取名“久盛楼”。父女二人苦心经营,生意也越来越兴隆。

正德十三年间一天,酒楼里来了一位客人,此人衣冠谈吐不凡。客人要了一间雅室,点了一些酒水,独斟独饮。吃酒间见李凤姐貌美如花,年方十四五,遂起色心,预行苟且之事。李凤姐奋力挣扎,客人见不能如所愿,遂露出腰牌,说自已是正德皇帝。李凤姐年纪小,听说是皇帝哪敢抗拒,只好委身相许。

正德皇帝欲封凤姐为嫔妃,要凤姐随驾回京。回京途中,凤姐因跋涉劳累,身染重病,于居庸关下对正德皇帝说“臣妾自知福薄,不能侍宫禁,还望陛下以天下为重,速回京。”语毕与世长辞。正德厚葬凤姐于居庸关西,用黄土封茔。第二天坟丘上黄土皆变白,凤姐自知福薄,死后其英灵亦不敢受此福禄。现居庸关下还有被称为北京“关沟十八景”之一的“白凤冢”遗迹。正德皇帝感念其言,“小女子尚知以社稷为重,安忍背之。”遂回京。

为纪念这位美丽而深明大义的女子,“久盛楼”改名为“凤临阁”。 现凤临楼二楼上绘有“游龙戏凤”的壁画,招徕四方来客,一直成为大同市颇有名望的酒楼。

烧麦起源于大同,据说在明朝代王建立代王府之后,御膳房里就开始了制作烧麦。刚出笼的烧麦非常好看,边口雪白,如同梨花开瓣,透过面皮可以看到肉馅,皮薄肉嫩,其味道十分鲜美,色香味形俱佳,被誉为大同一大名吃。后来各大饭店都做烧麦,品种花样也逐渐增多,计有菜叶烧麦、水晶烧麦、翡翠烧麦、金丝虾烧麦等,而属凤临阁烧麦最为上佳。

本文作者:木头人的春天(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