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逻辑——明朝最任性的正德皇帝,是怎么炼成的?野史趣闻

2018-11-03 17:08:18

之前我们讲到了史上最敬业、最暖心的朱佑樘同志,他不仅是劳模,更是暖男。但是他的儿子朱厚照(也就是正德皇帝),是不是也像他老爸一样呢?历史有时真的是有点讽刺,恰恰相反,事实上,朱厚照喜欢做的事,几乎都是朱佑樘同志深恶痛绝的!其实细想之下,正德这个年号似乎有点意思:缺德行,所以需要正德吧!

正德皇帝

与朱佑樘同志牺牲午休时间、拼命工作相比,朱厚照对早朝已经不厌其烦了,最后发展到连大臣的奏折都不批阅,索性交给了他的好玩伴——太监刘瑾,其实就相当于把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利都交给了刘瑾,结果可想而知,朱厚照一手把刘瑾培养成了明朝史上首屈一指的大恶人。早年徐克拍的《新龙门客栈》,其中有梁家辉、林清霞、张曼玉等实力明星,讲得就是正德年间刘瑾乱政残害忠良的事情。

亲们看到这,会有点晕吧,朱厚照难道任由刘瑾胡作非为吗?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朱厚照来说,他的逻辑是:谁让我开心快乐,我就信任谁。刘瑾的逻辑是:咱家就爱钱,想给的多给,不想给的也得给!甚至在正德年间出现了这样的悲剧:地方官进京述职,都有一条不成条的规定:必须给刘瑾孝敬,其实就是贿赂。而且这些地方官还攀比,结果有一个清廉的地方官进京,实在凑不齐钱,因怕得罪刘瑾而自杀。从此各级官员展开了对老百姓残酷的压榨运动,全国除了朱厚照外,人人自危!

可想而知,正德年间完全没有清官生存的空间,这腐败是有多严重!于是朱佑樘时期,诸多能臣干吏,纷纷下台,弘治中兴至此了结!俗语云:“物以类聚,人为群分”!实际上什么样的领导肯定会产生什么样的下属,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于是在正德年间,民间叛乱那是不绝于耳,蕃王叛乱也发生了两次,最大的一次是地处江西的宁王朱宸濠叛乱,周星驰演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讲得就是这次叛乱,现实情况根本不是电影中那么搞笑,战争中老百姓最苦!不过还好有王守仁(王阳明)坐镇,宁王朱宸濠就地歼灭,此役为王阳明“封神之作”。(后面再说,此处不表)

国事虽然如此不堪,但是任性的朱厚照还在继续寻找刺激,终于搞了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微服出宫。在印象中,皇帝微服出宫无非是体察民情,就像电视剧的戏码,当然有机会皇帝还是要谈谈恋爱之类,最后扬善除恶,抱得美人归,皆大欢喜!

人家朱厚照出宫去为了到边疆去打战,毕竟当年朱棣也亲征蒙古,大胜而归!也许是受了朱棣光辉事迹的感召,朱同学率领军队在宣府(河北与山西交界一带)碰到了蒙古人,干了一架。结果朱同学竟然砍死了一个蒙古人。这可是有据可查的,据《明武宗实录》正德十三年正月丙午:“上还自宣府……上饮毕云:‘朕在榆河亲斩虏首一级。’”我觉得可信度很高,关键是一个,如果是100个,我肯定不信,哈哈!亲们信吗?

你觉得正德皇帝撒谎了吗? (单选)
0
0%
0
0%

那朱厚照小时候是不是很差劲呢?其实在他15岁登基之前,他是一个好学、勤奋、懂礼仪的好孩子,朱佑樘对他是寄予厚望的,但是一切都在朱厚照成为正德皇帝之后改变了。

其实这不怪朱厚照,要是在现在,朱厚照没准是国际知名的游戏玩家。问题是这老朱家的皇帝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强如朱元璋,据一天看奏折200多篇,处理政务400多件,而且每天如此,想放假,开什么国际玩笑?这天下就是你老朱家的,你不做谁做啊!很明显,对于一位养尊处优的15岁花季少年来说,确实一件很难完成的任务!

而且,作为皇帝要能处理君臣关系,明朝建立时,朱元璋鼓励言官提建议,这下后代的皇帝惨了,言官那是无孔不入,比狗仔队还狗仔队,大到国家大事,小到皇帝昨晚跟谁睡了……,朱厚照同学又是那么有个性,最后也只能任性了!真的是当皇帝不容易,当好皇帝更不容易!

本文作者:小哥谈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