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背后的故事•明正德与李凤姐的爱情证据•青花伊斯兰纹插屏野史趣闻

2018-11-03 17:05:50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插屏,高45.8厘米

该屏收藏于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器形呈长方形,座与器物连为一体。插屏两面均以缠枝花承托一个大的圆形内套菱形开光,内书阿拉伯文字。可译为“真主说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而不要祈祷任何物,当真主的仆人起来祈祷他的时候,他们几乎群起而攻之,而你说:我只祈祷我的主,我不以任何物配他”。自于《古兰经》第七十二章“精灵”一段。纹饰下部方线框内书有“大明正德年制”楷书款。因而可见得这件青花插屏是属官窑器物。

正德皇帝德15岁即位,在位15年,30岁驾崩。他是中国明代皇帝里最富有风采的一个皇帝,故事太多了。正德不守规矩,斗蛐蛐、养猛兽、好女人,特别的喜欢女人,他在北京西华门外营造了“豹房”,豹房就是专门养女人的地方。喜欢习武,整天舞枪弄棒,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朱寿”。正德皇帝是什么事都干,就是不干正事儿。

明正德皇帝像

正德的爱情

正德十四年,他去大同,在一个叫偏头关的地方停留,晚上都是歌舞招待,载歌载舞,他看上一个歌女,歌唱得好。他就跟随从说:“想办法给朕弄来”。这个歌女就是李凤姐,李凤姐在炽昌笔记小说《客窗闲话》的角色,是当时大同第一美女。这才有一出龙戏凤的佳话。

李凤姐

小说《客窗闲话》还有这么一段描写:说有全女子叫李凤姐,十四五岁,身材极好。她的父亲招待正德喝酒,李凤姐陪着,李凤姐的父亲去厕所时,正德就对凤姐动手动脚,行为很出格,见其丰神绰约,国色无双,不禁迷眩。正德皇帝以为凤姐妓女,就突然把凤姐抱进房间,把那事给办了。从此,宦官们都把她称李凤姐为“娘娘”,过去是把皇后称为娘娘,可见她的地位之高。

传李凤姐是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百无禁忌,跟汉族妇女的三从四德截然不同,所以正德皇帝特别喜欢。正德十六年,皇上带着李娘娘到了南京。到了以后,他下了一道最古怪的圣旨:禁止养猪,禁止屠宰猪。怎么带着李娘娘到这儿

就突然下了一个令呢?因为刘娘娘是回族人。信伊斯兰教,可见正德皇上视李凤姐为掌上明珠。在正德时期艺术品上,写满了阿拉伯文字,就是讨好李凤姐,自己的宠妃喜欢,那皇帝就让多烧些伊斯兰的瓷器,写上些阿拉伯文字。

皇帝的偏爱跟一般人不样,一般人的偏爱往往影响到自己,皇帝的偏爱会影响到全国。导致所有人都跟着去学。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指上行下效,影响深重。

本文作者:瓷器背后的故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