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中谁最穷?死后只给儿孙留下一年工资野史趣闻

2018-11-03 07:40:07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一般指的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四人。他们力挽狂澜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支撑起长达半个世纪的晚清残局。可以说,没有他们,中国晚清的局面将更加不堪。

在这四个人中,左宗棠显得多少有些另类。

从学历上讲,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三人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金榜题名,进士及第,做过翰林。唯有左宗棠三次赴京会试,均名落孙山,无奈只得回家务农——我们知道,在等级森严的晚清,没有一纸文凭、既不是官二代又不是富二代的人,是很难进入政坛的。所以,左宗棠直到40岁,还是一个字农村种田的庄稼汉。

从对外敌对态度上讲,曾国藩、李鸿章都比较软弱,不愿意轻易得罪外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硬不起来(他们对内倒是很强硬的)。张之洞反对软弱的外交政策,却未能在军事上有更大贡献。唯有左宗棠,奋起抵御外敌,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抵抗外地侵略的中流砥柱。他在64岁高龄,抬棺出征,率领6万湖南子弟征讨新疆,为中国圈回百万国土,在在中国抗拒外来侵略历史上上抒写了极为光彩的一页。

从个人的操守上讲,左宗棠也是最为清廉的。

李鸿章就不说了,他聚敛财产的本领相当高,“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不是浪得虚名。他死后,留下千万家产。

曾国藩素有清名,“他终身生活俭朴,‘夜饭不荤’。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可他成为两江总督后,还是频繁动用公款送礼请客。历任两江总督时,还留下3万两的小金库。

很多史学家都批评过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敛财”的做法,梁启超就坦率地批评 “庸腐奸险,貌托维新之疆臣如张之洞者”。可见张之洞在个人操守上也有难言之隐。

左宗棠在这方面做得极为敞亮,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别说,当时就有人查过他。谁?慈禧太后。

当年,左宗棠凭借收复新疆一事名满天下,却有不少人在背地里悄悄找他的麻烦。他们认为,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是因为商人胡雪岩为他提供军饷。两人“官商勾结”,左宗棠一定从中得到不少好处。于是,就频频向朝廷告状,企图扳倒左宗棠。

慈禧太后下令对此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胡雪岩为左宗棠的军事行动提供财力支持,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左宗棠一身清白。

据闻,当时慈禧太后看了调查报告后,很高兴,下令文武百官:30年不准参奏左宗棠。

左宗棠一生历任浙江巡抚、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大学士、一等轻车都尉等重要职务,给他送礼者车水马龙。但他一律拒绝,“不欲以一丝一粟自污素节”。

一次,一位下属前来拜见,临走时留下了一坛泡菜。一坛泡菜,不是什么贵重礼物,左宗棠不忍拂了他一番心意,就收下了。客人走后,家人打开坛子一看,竟然是一坛明晃晃的金子。左宗棠立即派人将客人追回来,退回“礼物”,还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那么,左宗棠死后,给儿孙留下多少家产呢?

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在《我的曾祖左宗棠》一书记述,左宗棠死时,4个儿子每人只分到5000两银子,合计2万两。【资料扩展:张作霖对谁都张口就骂 唯独不敢骂一人 失口骂了赶快作揖赔罪

2万两是什么概念呢?大概相当于左宗棠一年的工资。【资料扩展:当妻子和小妾发生矛盾 山西王阎锡山一招处理得妥妥当当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微信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本文作者:勇哥读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