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水战,朱元璋以少胜多,大败陈友谅野史趣闻

2018-11-03 07:10:36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正是他一手建立了曾经非常辉煌的,大明王朝,而从他投身到反对元朝残酷统治的起义军中,一直到他完成大业一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朱元璋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他都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军事天分熬过来了,而在这么多次战斗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和陈友亮的一次决战。

这一次朱元璋和陈友亮的大决战,并不是陆地上的战争,而是发生在鄱阳湖上的一场水战,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空前绝后的水战无疑是非常壮烈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做一说这场决定了朱元璋和陈友谅两个人不同命运的战争。

要知道战争开始前,至少从军力的对比上朱元璋是远远比不上陈友谅的,因为陈友谅的水军号称足足有60万人,而朱元璋不过才有20万的兵力。而且他们两个阵营的差距不仅仅是体现兵力上,要知道,水上的战争和陆地上的战争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如果想要在水上打赢一场战争,那么战船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战船,那么士兵们如何面对从水上乘势而下的敌军呢?

而当时的情况是陈友谅所部的战船大多都是刚刚打造出来的全新的战船而且装备精良个头庞大,反观朱元璋的战船却主要是靠缴获和收编过来的小船,这样看来似乎朱元璋处在一个不利的地位,那么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朱元璋大获全胜呢?

小编认为,朱元璋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指挥的得当,面对陈友谅来势汹汹的大军,朱元璋没有丝毫慌乱,而是冷静的部署了层层兵力,一方面可以切断陈友谅军队的退路,一方面也可以限制敌人兵力的大展开,要知道陈友谅的兵力三倍于朱元璋,而且装备精良穿坚炮重,如果让陈友谅抓住机会铺开兵力全面进攻,朱元璋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冷静的分析了敌我形势,虽然陈友谅的战船个头庞大,可以承载更多的兵士稳定性也好,还可以居高临下的攻打敌人,可是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大船的机动性必然不佳,反观朱元璋的战船,虽然个头比较小,但是贵在机动性好,在水上小船的灵活性是大船不能比的,毕竟人家说调头就调头了,朱元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命令部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小船的灵活性和火器相互配合,然后用火攻战胜了陈友谅,这一战不仅奠定了朱元璋天下霸主的地位,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一次战役。

其实这场战争的胜利也不都是朱元璋的功劳,陈友谅的性格缺点也促成了他的失败,他这个人虽然出手果断但是却没什么军事天分,在己方有这么大的兵力优势的前提下惨败收场不得不说他作为统帅是一定有很大失误的。

本文作者:山中的美酒(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