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上海宁额中秋节!除了月饼,这些一样都不能少!野史趣闻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朝是秋分,明朝就是中秋佳节!
阿拉拿这个日子叫作“八月半”。
老底子上海宁欢喜坐在弄堂里厢,
一边看月亮一边拉家常,
更重要的是聚了一道吃团圆饭!
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
上海宁额中秋节,到底吃啥么事?
又有哪些习俗呢?
一起来掰掰清爽!
1
老底子上海人中秋节都吃些啥?

中秋四宝

鲜肉月饼 毛鸭子 芋艿 毛豆

在中秋前后,吃一个鲜肉月饼,喝一碗老鸭汤,吃一个芋艿,剥几粒毛豆,“中秋四宝”齐全,才算圆满!

在老上海人的嘴里,毛豆和芋艿都是有生日的,他们的生日就是“八月半”,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
鲜
肉
月
饼
分月饼,小小一块甜到心


首先,中秋节月饼是不可少的!鲜肉月饼阿拉是当早饭吃的,肉馅汁多,酥掉渣。

当中秋的一轮圆月升起个辰光,一家人围坐一道吃的通常还是广式月饼,蛋黄、莲蓉、豆沙,椰蓉……各种口味,由屋里厢顶有权威的挨个人进行切分,小小一块,甜到心里,幸福得来!
毛
鸭
子
毛鸭子,最讨阿拉上海人欢喜

上海人过中秋节,餐桌上少不了有鸭子。鸭子的本帮烧法有很多种,八宝鸭,香酥鸭,酱鸭,芋艿老鸭汤……

当中最有代表性的还属八宝鸭,鸭子的肚皮里要塞进火腿、冬笋、香菇、栗子肉、虾仁等八种吊鲜头的食材,记忆里都是满满的鲜香。
芋
艿
煠芋艿头,蘸糖吃覅忒嗲哦

芋艿,吃的是本地的“红梗芋艿”,根部稍微带点粉红色,煠了不糊,蘸点白糖,一口咬下,香糯爽口。

芋艿是用球茎繁殖的植物,象征着“母子相依”,因此中秋吃芋艿,有着美好的寓意。
毛
豆
剥毛豆节,小囡吃好快点汏汏手

除了芋艿蘸白糖吃,小时候毛豆和芋艿也常常放在一起煮着吃,还有毛豆芋艿炒着吃。毛豆音谐“毛头”,在沪语中指婴儿或稚童。

毛豆又称毛豆荚,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毛豆里向排列了好几粒豆子,也象征着兄弟姊妹的团结。一般大人都会教育小孩,吃好要洗手,要不然会痒。
2
老底子上海人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秋分祭月习俗由来已久,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此时沪上的暖湿空气已经消退,天空明净,星朗月明,确实是赏月的最佳时期。

当月亮升起,家家在门前设案斋月,找月光能照到的地方摆张桌子,供奉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

烧香斗


祭月时,除供上各式水果外,还要供上香斗。上海中秋节烧香斗的场面,以南园为最盛,烧“香斗”盛况往往自傍晚持续到下半夜。

现在上海很少有人烧香斗了,除了一些县郊和农村,一般大家会去老城隍庙烧香祈福,家业兴旺,团团圆圆。

走月亮


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在八月十五之夜,妇女都穿了颜色亮丽的新衣服,结伴出游,到寺庙里去烧烧香,或参加文艺活动,可以尽情玩个通宵。
3
今日秋分,这些习俗也不能忘!

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这可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秋分”中的“分”有“半”之意。因为秋分属于南北半球昼夜均等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所以秋分这一天,盛行吃“秋分宴”,玩“竖蛋”游戏。

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嫩绿的,细细一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
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粘雀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4
中秋家宴,少一样都不完整

中秋家宴

大
闸
蟹

正是大好秋天,阳澄湖的大闸蟹也不好缺席,黄澄澄的蟹黄,晶莹的脂膏,真的是口水都要流下来!准备好大快朵颐一记了伐?
红
烧
肉

中秋团圆,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家宴!百吃不腻的本帮红烧肉,当然是首选,姆妈基本都会做!浓郁的色泽、香甜的口感,嗲到哭额~
水
晶
虾
仁

光洁晶莹、肉质脆嫩、咸鲜适口的水晶虾仁也是本帮菜的代表,中秋不可少。
油
爆
虾

还有油爆虾!虾壳红艳松脆、若即若离,一舔即脱,虾肉鲜嫩、略带甜酸,风味独特。
响
油
鳝
丝

还有会发出声的响油鳝丝,炒好的鳝丝高头摆一撮姜丝、葱花,然后直接沸油淋下去,鳝丝当中沸腾,激起点点小涡,光描述就馋吐水滴滴答!
酒
酿
小
圆
子

团圆饭的最后,当然少勿了桂花酒酿圆子啦,一碗酒酿小圆子,象征着团团圆圆。
桂
花
酒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当然还得喝杯糯米桂花甜酒酿,就连小孩也会抢着要。
糖
藕

讲到甜食,中秋节除了月饼,上海人老欢喜吃香糯可口的桂花糯米糖藕,伴随着桂花的芬芳,好吃得让人牵肠挂肚。
本文作者:姨婆美食(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