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李世民竟然为了得到兰亭序 不择手段了野史趣闻

2018-11-03 06:02:21

盛世的时候呢,李世民是网罗书画界的奇珍异宝,都归到大内皇家,每天在这儿鉴赏,而且还跟下边的人交流,像当时房玄龄这些名臣字都写得很好。可是唐太宗他呢很遗憾,就是说他这么喜欢字,可就是没有兰亭序,就想办法要弄来。

后来一打听,说在这个绍兴那儿有个永欣寺,那的主持辩才和尚的师傅就是王羲之的七世孙,后来把这幅字传给了辩才。这照理说皇上无论是要啊,还是直接硬抢不都得给嘛。可是呢,这唐太宗啊一琢磨,夺人所爱说不过去啊,这可怎么办是好呢。

他下边就有个大臣萧逸,这个萧逸呢,文才非常好,字画也好,跟唐太宗在这方面爱好是一样的,知道他有才就让他给想个办法,把这兰亭序给拿过来,但是不能伤害辩才和尚。

这萧逸可犯了愁了,就在家里面研究,后来想了个主意,换上了一声落魄书生的装束。因为他本身也是科举上来的,这套东西他都熟,背着一个大口袋,就过去的那种大书包。一个人飘然南下来到了绍兴。

辩才和尚得到这个兰亭序呢,那是天天喜欢的不过来,有天早晨起来呢,打开庙的山门,他想迈步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一抬脚怎么踩着个软乎乎的东西呢。低头一看,就是萧逸。一个落魄的书生,满嘴的酒气,躺在那睡觉呢。这一脚下去,萧逸叫了一声,辩才和尚吓了一跳。

然后两个人就聊了一会儿,这俩人的学问都很高呀,辩才平常在庙里面没有知音,别的和尚都学问都低,也聊不到一块,就赶紧把萧逸领到了庙里,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这萧逸就说自己科举没有考中,无颜回家见父老乡亲,所以到这儿来就是玩儿来啦。就这么着就把他留在这里了。

这么着在这住了有一个月就混熟了,俩人总在一块谈书法,然后这个萧逸就一点一点的把话题呀往王羲之这儿引,但辩才和尚轻易不肯露口风。但是这个人哪,架不住熟,架不住磨。

过了一个月有一天晚上,辩才和尚弄了点好酒,说这和尚不是不能喝酒嘛,那得看是什么样的和尚,你看济公,对于有这大学问的和尚,戒律就适当要放宽。这个辩才和尚呢,毕竟岁数比较大,喝了几杯酒之后呢,舌头也短了。这萧逸跟他说天下书法呀,不过如此,给你看看最好的,就从包里掏出了唐太宗给他准备的兰亭序的赝品。辩才和尚一看乐了,就说你那个是假的,不可能是真的。萧逸就说你怎么知道,我这是祖传下来的,就开始激辩才和尚,这和尚一被激就把真的兰亭序给拿出来了。

后来萧逸就把辩才和尚给灌多了,等第二天辩才和尚酒醒了发现字画跟人都不见了,这才反应过来坏了大事了。萧逸拿着兰亭序就到京城给了唐太宗。所以说呀,唐太宗也是为了得到兰亭序,用了很多手段呀。

本文由头条号快乐源于情感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作者:快乐源于情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