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远赴塞外和亲,却被迫嫁给三个男人,最终服毒自杀野史趣闻

2018-11-02 23:07:37

和亲是历朝历代都无法回避的一件事,不管是强盛如汉唐,还是弱小如两宋,除明朝祖训不和亲外,历代都有这种事情发生。历史上前往塞外和亲的公主很多,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西汉的王昭君,为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不过,王昭君的结局却也极为悲凉。

西汉元帝建昭元年,年仅14岁的王昭君通过选秀进入掖庭,成为皇宫中的一位宫女。由于年轻气盛,不肯贿赂宫廷画师,以至于天姿国色的王昭君被画成了一位相貌普通的女子,从此失去了被皇帝宠幸的机会。按照正常情况,她应该在深宫待满几十年,年老色衰之后被赶出宫去。

不过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后世可歌可泣的昭君出塞了。五年后,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见,请求汉元帝能以宗室之女下嫁,就在所有人都不愿去的时候,这个性格刚烈的女子站了出来,接下了这个任务。就这样,昭君开始了十几年的塞外生涯。

王昭君远赴塞外后,一开始过得还算快乐,呼韩邪单于对她也极好。可惜仅仅两年之后,呼韩邪单于便去世了,昭君上书继位的汉成帝,请求回归大汉,汉成帝却为了稳住匈奴,果断拒绝了昭君的申请,敕令“从胡俗”。什么是胡俗呢?

汉成帝(剧照)

匈奴是游牧民族,生活朝不保夕,男子要么死于天灾,要么死于战争。为了保证种族繁衍,匈奴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婚俗—继婚制,即父亲死后,儿子娶除亲妈以外的所有小妈,或者兄弟死后,另一人娶他所有的妻子,这种习俗在中原王朝是被所有人唾弃的。

无奈之下,昭君只能嫁给了继任的单于,也就是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并与他剩下了子女。可惜没多少年,这个单于又死了,按照继婚制,昭君还得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孙子。再多次上书请求回归被拒绝的情况下,这个女子终于受不了这种屈辱了。

公元前19年,王昭君选择了服毒自杀,结束了自己悲苦的一生。昭君是伟大的,她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汉朝与匈奴之间几十年的和平;但她同样是悲剧的,她的一生被人操控,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最后还带着屈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昭君出塞,可歌又可泣,可悲复可叹,抛却背负的使命,她其实也不过是个弱女子罢了。各位看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作者:一卷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