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改变三国历史的两位人物,一个含冤而死,一个归隐山林野史趣闻

2018-11-02 21:01:37

历史带着一种不可抗力,人类无法阻挡历史的前进,历史前进的轨迹带着一种必然性。虽说是如此,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讲,历史也受某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如一些杰出的的历史人物可以对历史的必然走向产生一些影响。

三国时期,三方混战,处乱世之中,不少谋士得到用武之地。能够得到重用的谋士,大多才智过人,如当时刘备身边的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善于辗转人心,为刘备出了不少奇招,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具有影响历史的能力,当时能够影响历史走向的则另有其人。

第一个要说的是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久居颍川,人称“水镜先生”。从司马徽的字就可以体现出司马徽是一个品德与情操兼备的人,也的确是如此。

司马徽十分博学,其博学的程度甚至超过当时被称为“卧龙凤雏”的诸葛亮和庞统,对经学、奇门、道学、兵法等学问都是信手拈来。

道学是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有关哲学的思想学问,能够精通道学的人不仅仅是聪明,而是在哲学领域具有大智慧的人,司马徽对道学精通,可见他是一个对人生哲学理解很深的人。而奇门则是一种术数,本就来源于军事,在作战中若有猛将压阵,而奇门之术运用得当,便会如虎添翼,战无不胜,诸葛亮对奇门修养甚深,但仍不及司马徽。兵法自不必说,就是用兵之道,善于用兵,精于谋略有时直接决定一场战役的成败。经学秦后被特指为儒学,所以司马徽当对处世之道很有造诣。

司马徽这样有才,但为人一直很低调,对功利非常淡薄,从不沽名钓誉,曾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曾庞统闻司马徽之名不远千里前去拜访,却见司马徽正在采桑,随即表露心声,认为大丈夫生此乱世就应该万里觅封侯,有一番作为,而非采桑养蚕,做妇女之事。司马徽听后不急不恼,反以前圣贤为例表明心迹,后来又与庞统展开了漫长的交谈,异其才识,称庞统为名士,使得庞统渐闻名于世。“水镜先生”是人们对司马徽的尊称,淡泊如水,知人鉴史,由此才华却始终不愿出世的司马徽才是真正的隐士吧。

接下来要说的是人们都熟知的神医华佗。华佗是大夫,夸张点说,他妙手回春,有起死回生之术。华佗和曹操是同乡,曹操曾患头痛病,头痛欲裂,华佗却说出一令人震惊之法,说若要将病痛根除,就必须“劈头”,现在来说就是开颅手术,但是在现代医疗科技条件下,这样的手术尚有风险,更何况是当时呢?所以曹操当然不愿意,后来华佗一直借故请假,使得曹操大怒,惹来杀身之祸。

但华佗死后,曹操并没有好过,曹操后期缠绵于病榻,也因病痛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而离世,华佗是当时无人可比的神医,若华佗不死,想来曹操可以多掌控魏国的政权数年,历史可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是不能改变的,但我们可以以史为鉴来明得失,我们无法阻挡历史的车轮,但仍可以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人生的光辉。

本文作者:老王不说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