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规划促产业发展提速 五股揭竿而起野史趣闻

2018-11-02 18:01:48

(原标题:中国联通明确物联网规划 产业发展提速)

中国联通明确物联网规划 产业发展提速

在今日举行的“2016全球网络技术大会(GNTC)”上,中国联通网研院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总监胡云表示,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将会在高可靠低时延、低功耗广覆盖两条路径同步演进,即逐步部署广覆盖、低功耗、大连接、低成本的蜂窝物联网。另外,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联合主办的2016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将于12月9日在北京举办。据悉,本次大会不仅吸引了微软、英特尔、IBM等国际巨头,也集结了不少物联网的前沿开发者。

综合中国通信网等媒体消息,据胡云介绍,联通将通过窄带提升功率谱密度(NB),多重重复编码的重传,低阶编码实现广覆盖;采取PSM省点模式、eDRX扩展动态接受方式实现低功耗;基于小数据包发送特征的功能优化、极低的激活比实现大连接;简化射频硬件,简化协议降低成本,减小基带复杂度来实现低成本部署。

对于未来联通蜂窝物联网部署,考虑到当前联通实际网络资源情况,拟采取900/1800MHz双频网进行部署,除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超过80%的基站拟采用基于L1800的升级部署方案。

胡云在演讲中回顾了中国联通在物联网领域内的关键时间节点:2015年2月份,中国联通携手合作伙伴亮相巴展,原型机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2015年7月,上海联通建成全球首个NB-CIoT示范点;2016年上半年,联通在上海迪士尼进行了NB-CIoT预商用,广东等业务探索同步推进,建立OpenLab开放实验室,与主流厂商签署战略协议;2016年第四季度,广东开通首个标准化NB-IoT业务,9个外场实验局规模验证;预计2017年,中国联通将规模商用NB-IoT。

胡云解释称,对于联通网络来说,低频资源非常欠缺,目前基于1800M的LTE的站已经达到70多万站,这70多万站已经可以满足全国重大城市和少量农村的强覆盖。在这个基础上,只要基于LTE现有的升级,可以非常快的实现LTE的部署网络。也就是说目前LTE1800站址规模大于U900、G900站,4G覆盖远优于2G、3G,LTE1800已经实现全网覆盖。在覆盖距离和覆盖性能方面,N900是N1800的1.6-2倍,L900平均RSRP值比L1800普遍高10dB以上;成本上,新建900大于升级1800大于升级900。同时,胡云也期待产业链能够加快支持1800MHz NB-IoT。

业界认为,物联网是下一个“工业革命”,它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娱乐和旅行的方式。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将有340亿台设备接入互联网,其中物联网设备将占240亿台。未来5年,会有近6万亿美元资金投入到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开发上。

之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详解网络空间,他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把握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卫星通信、空间互联网等技术和网络的发展趋势,构建物联网高度发达,无线、有线卫星各种方式灵活自由接入以及“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他指出,重点工作包括:一是建设“天地空海”一体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促进互联互通,形成网络的无缝覆盖,多网协同通信,网间无感知切换;二是突破核心关键基础技术,加强低功耗芯片、传感器、轻量操作系统研发,突破云计算、大数据、量子通信等关键领域技术,为一体化网络空间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大数据开放和共享力度,加强数据的汇聚整合能力,激发创新协同效应、倍增效应,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四是强化安全保障,建立全方位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健全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信用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其中人工智能、量子通信、云计算或者大数据、网络安全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或最受市场关注。

欲知更多牛股,赶快加入证券之星官方交流QQ群【574254719】,进群请注明牛股

三川智慧:定位智慧水务龙头 智能表业务快速成长

三川智慧 300066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刘洋 撰写日期:2016-10-26

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前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增长4.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4.87%,扣非后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4.92%,业绩符合预期。

扣非因素影响单季盈利,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8.05%,实现净利润3978.72万元,同比下滑13.44%,主要原因是2015年三季度公司处置土地、房产等取得营业外收入1335.56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7.52%。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达到38.94%,较2015年同期提高约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智能成表销量占比提升以及高毛利的智慧水务系统收入高速增长。前三季度智能成表销量同比增长40.50%,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45.82%,单项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比重提高至35.44%,毛利率达到49.27%,带动公司整体毛利率快速提升。

智能化战略持续推进,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水务龙头。

在国内外物联网建设提速的重要背景下,公司坚持智能化战略,一是重点围绕大中城市实施示范工程项目管理,为未来大规模融入“四表合一”工程奠定良好基础;二是领先布局新一代物联网水表、积极投入NB-IoT技术研发创新,目前已在华为实验室、国外客户进行测试;三是面向水务公司及终端用户构建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智慧水务云平台,提供包括管理软件与硬件的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有望打造智慧城市入口。我们预计第四季度智能水表等各项业务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公司2016年主营收入规模有望超过7亿元,其中智能表与机械表全年的销售收入有望分别实现20%、5%以上增长,智慧水务系统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维持买入,目标价10.40元。

我们预计2016-201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63/2.06/2.66亿元,EPS分别为0.16/0.20/0.26元,同比分别增长17%/26%/29%。物联网建设推动智能表业务增长,公司存在产业并购预期,维持买入,目标价10.40元。

风险提示:物联网建设进度放缓导致国内外智能表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宜通世纪:业绩符合预期 收购倍泰健康完善物联网产业

宜通世纪 300310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王建伟 撰写日期:2016-11-08

【事件】2016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公告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91亿元,同比增长6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75.17%。业绩增速符合市场预期。

主营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受益于公司网优业务异地拓展和天河鸿城并表,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1.05%。在报告期内,成功中标中国移动9个省的一体化维护项目,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一步上升,同时公司加大以信令技术为基础的高端优化业务的市场工作,促进高端网优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收购倍泰康完善物联网产业链布局。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作价10亿收购倍泰健康100%股权。倍泰健康主营医疗健康监测产品及服务,本次收购倍泰健康承诺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5%,2016-2019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11亿元。公司通过天河鸿城抢占物联网CMP平台业务入口,与天河鸿城管理层合资成立北京基本粒子,加速布局自有物联网云平台。通过本次智慧医疗等垂直应用业务领域的扩展,将逐渐完成公司从平台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投资建议:受益于整个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预测公司2016年-2018年实现营收分别为19.5亿、27.76亿和37.39亿。实现利润2.04亿、3.21亿和4.53亿。EPS分别为0.46元、0.73元、1.03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为64倍、40倍和29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公司综合网络代维业务市场份额不及预期。

2、物联网行业普及速度不及预期。

3、行业竞争加剧,有新的竞争对手进入。

汉威电子:业绩略低于预期 公司继续推进物联网生态圈构建

汉威电子 300007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晓宁,董宜安 撰写日期:2016-10-31

事件:

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6亿元和0.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48%和15.00%,EPS 为0.20元/股,低于预期20%。

投资要点:

公司Q1-3业绩略低于预期。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6亿元和 0.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53.48%和15.00%,略低于预期。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主要系传感器、智慧城市等业务增长所致。净利润涨幅不及收入涨幅主要原因:

(1)新纳入并表范围公司拉低毛利率2.4个百分点左右

(2)投资收益同比降低64%;

(3)由于公司合并范围增加、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和人员工资增长,管理费用增加0.54亿,较上年同期增加58.25%。

智慧城市业务已成为公司重点核心业务板块之一。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公司智慧城市事业群响应国家政策继续发力,构建“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GIS+云平台”物联网解决方案核心优势,通过PPP 模式及行业项目订单模式,获取更多燃气、供水、供热行业市场机会,智慧城市业务已成为公司重点核心业务板块之一。

外延扩张加速,公司物联网平台布局逐步完善。公司沿着构建物联网(IOT)产业生态平台的战略路线,自2015年起,投资了郑州汉威公用事业、郑州汉威智能仪表、河南开云信息、浙江风向标科技、德煦智能科技等公司,培育壮大智慧安全业务板块;投资广东龙泉、深圳明咨,继续发力智慧市政业务市场,;并收购雪城软件51%股权,丰富在智慧环保产业布局,形成了环保监测、监控、治理的完整产业生态链条。6月,公司出资1500万元参与设立5000万元并购基金。9月,收购上海凯伦消防设备公司,补强公司智慧安全产业布局。公司的物联网平台布局逐步深入细致,预计未来扩张将持续加速。

投资评级与估值:考虑三季报情况,我们下调16-18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5、1.46、2.00亿元(原为1.38、2.09、2.91亿元),对应16-18年EPS 分别为0.36、0.50、0.68元/股,对应 16、17年PE 为65倍和46倍。我们认为公司将继续完善物联网平台,横跨智慧市政、工业安全、环保监治、居家健康四大业务板块,接下来智慧燃气、水务、热力订单有望超预期,VOCs 和消防安全有望受益政策驱动加速,外延扩张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新天科技:民用智能计量仪表产能释放 三季度业绩有较大增长

新天科技 300259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刘军,高鹏 撰写日期:2016-11-02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617.9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85.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97%,主要原因是公司民用智能计量仪表扩建项目产能释放,产量进一步提升,致公司订单量有较大增加。

民用智能计量仪表行业龙头企业,唯一覆盖水、电、热、燃气智能表:公司是国内上市公司中唯一覆盖水、电、热、燃气表的企业,相对其他竞争对手产品更加丰富。公司凭借多年的通信技术研发经验,在NB-IOT(窄带蜂窝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的技术应用开发上实现重大突破,NB-IOT技术已在公司智能水表的应用上实现对接。公司的物联网技术始于2003年,目前已经运用于远传电表、水表上,而通讯模块、物联网模块等核心技术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智能水表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有望率先受益:公司智能水表业务一直处于行业龙头地位,也是智能水表行业当中市场占有份额最大的公司,公司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约占10%左右。公司收入中智能水表占比约50%,扩产后年产能达到200万套。按照中国水表每年7,000万台的需求量测算,其中智能水表渗透率仅15%,剩下85%的市场有待开拓,未来市场空间打开,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定增加码智慧水务、智慧农业节水云平台等项目:公司非公开发行7,020万股,募集资金7.72亿元,用于智慧水务云平台项目(2.8亿元)、智慧农业节水云平台项目(1.8亿元)、互联网+机械表升级改造项目(1.8亿元)和移动互联抄表系统研发(1.2亿元),是逐步从单一的智能表计量设备及系统供应商升级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管理综合服务提供商的重要一步。

投资建议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为1.08亿元、1.47亿元和2.08亿元,EPS为0.20为元、0.27元和0.39元,PE为58倍、43倍和30倍,给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水表业务不及预期;物联网发展不及预期。

东软载波:订单稳定推动业绩增长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支撑业务拓展

东软载波 300183

研究机构:渤海证券 分析师:王洪磊 撰写日期:2016-10-28

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6.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增长18.76%。投资要点:

订单稳定推动业绩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支撑业务拓展

载波通信产品订单稳定,支持公司业绩稳定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国网招标和自采购业务销售订单数量稳定,支撑公司营收及利润稳定增长。此外,公司于2015年收购的上海微电子于2015年7月并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毛利率、期间费用率提升明显。1)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3.56%,同比增加7.8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主要系并购上海微电子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成本降低所致;2)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8.58%,同比增加7.2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增加0.80个百分点至7.77%,管理费用率增加3.31个百分点至23.10%,财务费用率增加3.18个百分点至-2.29%。

研发投入保持高增长,支撑公司业务拓展。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支出9528.96万元,同比增长39.50%,研发投入持续高增长。1)在载波通信产品方面,公司以PLC+融合通信模组为重点方向,面向需求、围绕应用为客户提供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高效率的解决方案。2)在集成电路方面:公司研发的安全芯片已完成客户验证,即将进入客户试产;低功耗蓝牙4.2芯片已进入测试阶段;GPS/北斗芯片已完成阶段性测试;通用32位MCU(M3核芯片)已完成设计流片,即将进入测试。3)在智能化方面:公司研发基于安防功能、能源管理、控制类、家庭网络、智慧社区等系列智能化产品。我们认为,公司持续高增长的研发投入是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基石,将支撑公司向新业务领域拓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研发实力强,在载波通信领域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较深,通过并购上海微电子,进一步加强公司的技术实力,使公司在MCU领域的实力大增,为公司打造物联网芯片平台奠定基础。综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EPS分别为0.75、0.89和1.07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智能化产品和业务推广进度不达预期;国网招标进度不达预期等。

本文作者:证券之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