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为何得不到帝王宠幸?野史趣闻

2018-11-02 13:32:13

在汉宫掖庭里成百上千待诏宫女,她们唯一的人生出路就是见到天子,要见到天子就要过两道槛,一是掖庭令,二是画工。

掖庭令是职位不高的待诏宫女们管理者,他可以让你杳无声息也能让你飞黄腾达,画工更是得罪不起,皇帝见不过来那么多的秀女,画工把谁画得漂亮就有机会走出掖庭侍候皇帝,这样画工就成了皇帝的眼睛,一些有手段的待诏就倾其所有,贿赂掖庭令和画工,有了通往皇宫的机会。

王昭君却不想取悦谁也不愿屈就谁,因为她自信因为她倔强,不用说金钱就是一个笑脸也不肯已经习惯于潜规则的掖庭令和画工们,于是对王昭君隔三差五地敲打,要她明白违反了潜规则绝对没好果子吃。毛延寿在王昭君画像的眼睛下多点一颗亡夫泪痣。皇帝一见没了心情,王昭君便没机会走出掖庭。面对这样的结局王昭君不服还耍起性子要求回家。

《后汉书》载:“(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掖庭令没好气地回答:“皇家禁地可不是酒肆茶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还是老实待着吧。”

这就是现实,你可以不服却不可以改变。王昭君对此只能以自叹人生皆有定来安慰自己。显然她内心深处并不屈服于这样的命运,她在等待着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很快就来临了。

竟宁元年正月,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死了,他来到长安城请求和亲,以往都是挑选一个宗室的女儿假做公主和亲,这次汉元帝就想选几个宫女给他,听说了和亲的事的待诏们一个个都很兴奋,但听说是去那遥远的荒漠匈奴,便都不愿意去了。

而王昭君却毅然请命,她知道虽然在汉宫锦衣玉食,但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她不甘心一辈子做宫女,所以愿赴匈奴。汉元帝在呼韩邪单于临走时令5名宫女与其相见,这是汉元帝第一次见到王昭君,昭君倾国倾城的美貌,优雅的举止,应对自如,让汉元帝心惊不已、郁闷不已。

在《后汉书·南匈奴传》有着这样的记载:“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汉元帝见昭君如此美貌,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只得哑巴吃黄连忍痛割爱,可这位草原长大的匈奴首领呼韩邪还从没见过这样光彩照人的中原女子,惊喜的已无法形容。

汉元帝带着无限哀婉,封昭君为宁胡阏氏,赐锦帛2.8万匹,絮1.6万斤,以及无数美玉金银。为纪念和亲把建昭的年号改为竟宁——祈望和平、安宁。

昭君出塞,汉元帝亲自送出长安10余里。望着昭君的毡车、驼队消失在浩瀚的沙漠中,汉元帝心中满是凄凉悲伤,凄凄切切,越想越懊恼他回到宫中命人把王昭君的画像再拿来看,画像全然没有本人那样美艳,他便知是画工、掖庭令作梗,一怒之下将毛延寿等以欺君之罪斩首。

然而汉元帝还是悔恨难平,就在昭君离开汉宫4个月后生命戛然而止。

本文作者:古今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