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宠幸后宫野史趣闻
纯八卦的正史解读,如题。
古代皇帝的宠幸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喜欢谁就会翻谁的牌子,但皇帝一般不会随意进入某妃子的寝宫,而是召太监将妃嫔抬入自己的居所,这是由于宫廷礼仪太过繁琐,皇帝每入一妃子的寝宫,都要提前通知,在皇帝即将到来时还要在宫门处跪接跪迎,即便是皇后也要在殿外跪接,走时也要跪送行礼,不仅妃嫔麻烦,皇帝也觉得不便。
当然,皇帝在选择侍寝妃子的问题上,也会搞平衡,比较宠幸的几个妃子中也不能太过厚此薄彼,权当是为了安抚人心而去交公粮。皇帝对于后宫的宠幸也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后宫对于皇帝最重要的任务是绵延子嗣,如果皇帝长期没有子嗣,太后、群臣乃至太监都会对皇帝进行劝导,让他多找一些侍寝的嫔妃,而皇帝的选秀女制度也对这方面有很强的保障作用。
清代制度,每三年选一次秀女,如果有特殊恩旨,还可以在某年多选一次,只要有子嗣问题,这一切都不成问题,毕竟继承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皇帝也总会有新的妃子,如果有人想不参加选秀,那所获的罪刑可是极其重的,好在自古以来,由于交通问题,皇帝选秀女都不会是在一个特别大的区域内进行,至多一次选一个省。清代选秀女则范围更小,尤其是乾隆以后,只选京城内八旗女子,其他百姓则完全不必受这样的桎梏。
至于皇帝宠幸妃子的记录,在明代一般由太监记录,清代时因太监多没有文化,一般会由太监将翻牌子的结果呈报给内务府,由内务府的职官进行记录。当然皇帝的起居注并不是一拨人来记录,我们常看到的起居注大多为外朝记录,也就是皇帝对政务的活动以及批示,这种起居注一般由当天陪同皇帝的官员来进行记录,我们看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出版的《康熙起居注》和《乾隆起居注》,都是这一类,每条起居注后都会记录某大学士为当日的起居注官。而皇帝在后宫时,整个居所都没有外朝官员,所以在只有太监的情况下,要么就是太监记录,要么就是由太监呈报给专门机构来记录。
本文作者:肇姝妹(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