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的功臣多没能善终,原因却是不杀他们不行?野史趣闻
2018-11-01 21:04:55
伴君如伴虎,在古代封建皇朝下做官,一不小心就性命不保。开国功臣更是面对这样的局面。历史上开国皇帝不少,伴随着一路打下江山最后又被自己的君主嫉妒杀死更不在少数。

我们知道其中就有朱元璋,另一位就是皇帝就是刘邦。这两个人就是都是底层小人物,一路打下江山。为什么他们都做这一步,手下的功臣们的下场都不好呢?

我们现在要说的是汉高祖刘邦,地痞流氓的他带着一帮能用之才一步一步的把江山给拿下来了。刚开始时,刘邦把那些对那些功臣们都各自封赏,有些称王。然而,当分封完之后,皇帝就觉得不安心,这些外姓的王都有自己的地方和军队,辛辛苦苦的做了皇帝,万一有一天他们要是联合起来造反,那该怎么办?

在这一堆功臣当中,著名的有韩信,张良,萧何和英布等等,然而在皇帝的眼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据历史记载,地痞流氓出身的刘邦不是善茬,到了他当皇帝已经54岁,性格又偏多疑,这个江山经过前面的秦朝战争,农民起义,到楚汉之争下来,需要的修养生息。各自分封了诸侯王的他们手中有地有兵,这随时都是皇帝们心中的刺,有异心的反他不是不可能的事啊。

皇帝的心就是这么善变,历史上就算是亲人之间都是为了这个江山在明里暗里的斗争,为了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皇帝宝座,身为皇帝的他没理由没有忌惮之心,到最后,连没有造反之心的功臣们也没有放过,给他们添加一些罪名借机出去这些隐患,于是韩信和英布都相继的倒在了皇帝的刀下。

有些不乏太过于小气的做法,比如萧何没被他杀死,其实刘邦把罪名定在他身上时已经想把他的这位大臣杀死,年老时还被抓进牢中的萧何,虽然最后释放出来了,但是回来之后的他怎么还能像以前那样,最后弄得个苟且偷生的下场,聪明的他就是怕皇帝一不小心把他给灭了。
本文作者:纵观历史天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