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为什么恃才放旷?只因他的祖父是这样的人,全是遗传惹的祸!野史趣闻

2018-11-01 21:04:02

在三国中,有很多人才都因为一些事情早早就死了,令人非常惋惜。比如曹冲,可以说他的全三国最聪明的儿童,要是能顺利长大,别说曹丕,就算司马懿也不是对手,可以被曹丕害死了。再比如周瑜,他可是被称为东吴最有能力的人,偏偏碰上个诸葛亮,被生生克死了。在比如杨修,他的读心术可以说非常厉害了,时刻知道曹操在想什么。

如果今天有人有杨修这样的能力,那肯定能快速升迁,可研修呢?他偏偏恃才放旷,为了显摆自己,丝毫不给曹操留情面,最终被曹操杀了,也非常令人惋惜。而杨修这所以这样,其实是跟一个人分不开的,那就是他的祖父杨秉。为什么会出现东汉末年的混乱呢?是因为董卓进京了,那么为什么董卓进京了呢?是因为袁绍为了制裁摄政的宫中太监。

由此我们能够知道,在东汉中期之后,太监的权力在日渐升高。在杨秉当太尉的时候,一个叫侯参的刺史因为贪污,被杨秉弹劾了,于是皇帝就打算把侯参押回洛阳审问,可是这侯参自知罪孽深重,在囚车里自杀了。正常情况下,这事儿也就该不了了之了,可是杨秉咄咄逼人,在侯参死后,他又要弹劾一个人,那就是侯览,益州刺史侯参的亲哥哥。

这个侯览可比自己的弟弟厉害多了,他是个太监,中常侍,专门伺候皇上的,权力很大,朝中大臣们都知道侯览仗势欺人,但是有不敢声张。但是实际上,这个侯览并没有什么死罪,那么杨秉为什么要弹劾他呢?他认为,既然皇帝要免去侯参的官职,但是侯参死了,所以侯览肯定会报复,如果继续吧侯览留在身边的话,恐怕侯览会真的造反。于是,侯览也被贬为了庶民。历史上对这件事情的解释是,杨秉为了帮皇帝稳固朝政,并且顺便诛杀大权太监,是一个好事。

但是实际上,我们仔细想一下,侯参为什么会死?归根结底是因为杨秉把他弹劾了,所以侯览就算报仇,也不会找皇帝报仇,而是要找杨秉。而杨秉虽然是一个太尉,但是跟皇帝身边的红人比起来,怎么能赢呢?就比如韦小宝和鳌拜,鳌拜手下不止百万之师,自己更是满洲第一勇士,最后康熙不还是听了韦小宝的话吗?虽然韦小宝是虚构的,但是可见封建王朝红人就是要比大臣权力大的。要是侯览找杨秉报仇,杨秉肯定吃不消,所以先发之人,有这样的祖父遗传基因,杨修的性格自然也有很多偏颇之处了。

本文作者:麻辣话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